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国企改革贻误时机会造成更大流失

  “目前国企改革中涉及到的问题,比如企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以及要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在1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在日前由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理论研讨会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如是表示。


  周放生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国企改革,目前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做好“加减法”。


  “加法”主要做激励,通过激励使员工与企业股东实现利益共享,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具体方式有分红权改革等,通过改革降低成本,这是目前供给侧改革边际效应最大的地方。他认为,民营企业有10%的降成本空间,国有企业降成本的空间高达10%—20%。


  “减法”主要需做好大量“僵尸企业”的处理工作,用市场方式依法进行治理,其中有九大关键问题需要注意:不能再用行政方式救助“僵尸企业”;破产重组如果仅做债务重组,不做资本重组,治标不治本;资本重组的关键是寻找到产业重组的企业家,民营企业家中的“良币”;职工身份置换,职工走向市场;法院要积极受理企业破产申请;债权人以主动态度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大股东积极配合依法“治僵”,并筹集资金兜底职工安置费或身份置换补偿金;职工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转变观念,适应企业市场化;兼并不能搞行政“拉郎配”,不能搞“一帮一”。


  周放生强调,改革中要正确认识国有资产流失。改革过程必然会产生流失,改革中规范运作可以防止大的流失;大的流失可以防止,小的流失永远有,这是改革成本,而不改革会造成更大的流失。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