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食品频道 > 正文
食品供给侧最重要的是“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9月26日在“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宣贯一周年高峰论坛”上表示:“实行食品流通和餐饮两个许可‘二证合一’,积极推动了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据测算,仅‘取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收费’一项,换证审查就可减除企业负担4.39亿余元。”


  可见,我国正在全力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食品产业方面也得到了体现与推进。不过,食品产业领域最需要被“供给”的是规范与安全。近年来,食品药品的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相同的问题不断重复发生,却总是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我国正着力推进食品领域的法规与制度不断完善。去年新《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根据这部法律,已有内蒙古、陕西等7个省份出台了食品“三小”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地方法规,还有24个省份尚未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出台食品“三小”的地方性法规。食药监总局对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如何进一步做好食品“三小”地方立法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加快立法进程;二是加强调研,努力做到科学立法;三是积极努力,争取人大立法。


  坦白说,推动法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石,因此,我国不仅重视法律的作用,也非常愿意推动立法进程,也提出立法应该更加科学,做到科学立法。一些地方出台的“三小”法规,应该首先充分考虑到这种地方性法规的可行性。例如肉夹馍标准化,如何保障其在现实中的执行就是一大考验。此前,这种标准化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与热议。


  同时,在地方执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工作方式。对于一些社会反响较好的小吃,应该是宜疏不宜堵。近日,上海走红BBC的葱油饼因无证经营被关一事,在微信朋友圈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这家名叫“阿大葱油饼”的店,是一楼居民家打开房门卖葱油饼。记者走访时,排在现场的顾客说,没有四五小时,根本就买不到葱油饼。而且制作者阿伯被网友称为具有工匠精神,因其34年只做葱油饼。对于这类备受欢迎的小吃,监管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些弹性,对于他无证经营的情况,可以引导他及时办证,而不是一堵了之。


  地方性法规的不断完善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是落实。或许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看看环保领域最近的努力,即环保垂直管理的制度改革。据悉,这项改革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试点地方。垂直化监管,是指从人事行政框架层面突破现有的监管阻力,以最大化地落实我国对环保工作的政策期望。食品监管与环保工作有着共同的特征,同样都在现实中可能遭遇地方的保护主义,同样都是地方政府投入与产出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匹配状态的事业,同样也都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民众最需要的“公共品”。因此,这两个领域的改革完全可以互相借鉴,吸取经验。


  近一年来,我国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等12部与新《食品安全法》配套的规章制度。这是“自上而下”做出的努力,有助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主体框架的完善。不过,围绕食品安全,我国仍需要自下而上的努力。在企业、行业组织、媒体、消费者这些群体中,要想让全社会协同共治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真正“良药”,除了政府监管,就必须给与消费者极大的监督权,具体而言就是要落实他们的集体诉讼权,而不是让他们一直像一个个“马铃薯”一样去面对庞大的企业,显然,这个领域不仅存在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且消费者也没有能力对抗有问题的企业。


  食品领域内的立法,除了不断完善法规以外,可能更需要的是科学立法,一是尽量保障立法的可实施性,二是立法抓住重点。比如如何确保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是今后食品药品领域立法修法的一大重点方向。(祝乃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