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浮动核电站被明年交付 中国同类项目处在可研阶段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04





 浮动核电站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
 
  日前,被戏称为“全球最大移动电源”的世界首个海上民用浮动核电站开启新的航程。
 
  据媒体报道,4月28日,“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被拖出圣彼得堡造船厂。在装载核燃料后,“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将于2019年夏天被拖往北极港口佩韦克,并交付使用。
 
  将核电站装在船上
 
  有用电、供热、淡化海水需求时,将电站拉过来;不需要了,用船将电站拉走。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海上浮动核电站技术原理其实并不神秘,只是将原本建造在陆地上的核电站安装在船舶平台上,既可为偏远岛屿供应安全、有效的能源,也可为远洋作业的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平台提供电力、热力和淡水资源。
 
  媒体报道称,“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核电站两套改进的KLT-40S反应堆可提供高达70MW的电力或300MW的热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定义中,这种堆属于“小型”机组,即电功率300MW以下的机组,轻水堆是其主要堆型。
 
  2009年,“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下水,其搭载的浮动核电站原计划于2013年左右投入使用。但“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项目遭到环保组织普遍批评,项目经历了经费、管理等方面的曲折,甚至更换了所有人。
 
  曾登上过“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一名国内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俄罗斯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技术来自于该国的核动力破冰船,目前已有7000堆年安全运行历史,并建立起了完善的海上浮动核电站监管体系。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一份声明中也表示,“该电站的设计具备极佳的安全限度,能应付所有可能的威胁”“对环境不构成任何威胁”。
 
  我国同类项目处可研阶段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第二艘浮动核电站预计于2019年启动建造工作。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称,这种发电站还可能被销往其他国家。
 
  我国海上浮动核电站项目进展如何?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中核集团的ACP100S、中广核的ACPR50S、中船重工的HHP25被纳入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目前项目仍处于可研阶段,在这之后将由国家能源管理部门核准开工,将核反应堆‘搬’上船。”专家表示,与俄罗斯相比,我国的技术路线、浮动核电站规模不同,但都属于三代小堆。
 
  也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海上浮动核电站还面临多重困难。比如海上浮动核电站涉及众多部门,如何监管、由谁统筹还没明确。此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完整产业链尚未建立,有关海上浮动核电站更经济的数据还只是推测,这也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我国正在着手相关工作。比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英国劳氏船级社和IAEA已签订合作协议,正在开展浮动核电站安全审评和法规标准制定工作。
 
  转自:科技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机票买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业被约谈竟无人到场 机票买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业被约谈竟无人到场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