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寻求新的定位 频换标求突破


作者:刘莉    时间:2013-03-04





松下日前宣布,2013年4月以后,松下将换标统一为Panasonic,去掉品牌标识语ideas for life,今后在广告或宣传册中,只使用Panasonic这一个logo。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苏宁宣布去掉使用多年的“苏宁电器”中的“电器”二字,改为“苏宁云商”。

  笔者认为,短短一周内,两大中外家电巨头不约而同换标,背后所指向的是企业转型、整合的需要。经过数年对电子商务和商业地产的排兵布阵,随着向 书籍、百货乃至虚拟商品等全品类经营的延伸,苏宁早已不是那个原来只做电器生意的零售商了,可以说“去电器化”、摆脱这一固有认知,成苏宁的当务之急,在 此背景下换标是理所当然的事。显然,这与数年前家电行业包括海信、创维、TCL、美的、长虹等企业的集体换标的时代背景有很大不同,当年他们的换标更多的 是基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松下换标也是如此。松下在亏损的压力下,在不断裁员、缩减战线和费用之后,需要自我重塑寻求更加有效的内部框架。松下新社长津贺一宏直言,欲将 松下电器业务数削减1/3,专注利润率最高的业务。笔者认为,松下对商标的削减,目的也是为了集中资源,仅强化Panasonic这一个商标。

  更换标识是表象的,可视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在寻求突破、改变,寻求新的定位,也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正如此,往往与企业换标同 时进行的,是企业的重组。据日媒报道,松下将从今年4月1日起恢复“事业部制度”。所谓的事业部就是按产品分类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形成从试 制到生产、销售、收支等统一经营的独立核算的事业体。无独有偶,在新的组织构架里,苏宁也是集用了“事业部”制——将旗下业务的实体产品、内容产品、服务 产品三大类划分成28个事业部,从而对线上线下形成协同作战。


来源:信息时报 刘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