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日化市场,尤其是化妆品,外资品牌占据着绝对优势。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走低,更多外资品牌试图进入中国市场,国产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从竞争情况来看,"洋"品牌依旧是各城市商场里化妆品专柜的主角。据有关部门统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日化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自然而然使中国市场成为国际日化巨头和本土品牌觊觎已久的大蛋糕。
另外,在零售方面,尽管在2012里,不断传出外资百货、商超、连锁专营店"水土不服"关闭在华门店的消息,但这仍然阻挡不住他们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数据显示,2011财年莎莎延续此前七年来在内地的持续亏损,净亏损3816.8万港元。对此,莎莎国际方面表示,中国大陆市场仍属于投入期,未来两到三年在内地的门店将扩展到100家。LV集团下的零售商丝芙兰也在2012年年中表示,今年将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开店28家。
外资产品品牌继续入驻,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跑马圈地"的同时,不断下沉渠道,将目光投向更有潜力的低线市场,挤压本土零售商,毫无疑问,为了生存,这一场"内外"大战不可避免。
来源:360化妆品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