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业界还在争论要如何虚拟化的时候,它已经定位为云计算基础架构领导者;当IT厂商纷纷转型云计算的时候,它却提出了Big Data、SDDC;当大数据成为普遍的话题之时,它又将别人不曾提及的Fast Data推到台前……
这就是EMC。六年之前,我们说这是一家存储领导厂商,但今天,它已经成为一家云计算与大数据解决方案领导厂商。角色的转换,因为变革是IT产业永恒的主题,行业领导者是EMC不曾放弃的气质。
近日,以“引领·变革”为主题的EMC 2013全球巡回论坛在北京起航,EMC宣布,将在企业IT的演进过程中,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软件定义存储、大数据和可信IT四个方面引领IT产业变革。这其中,EMC、VMware、Pivotal和RSA四大品牌,以及EMC的生态伙伴都将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叶成辉:架构革新剑指云计算大数据
随着移动设备、社交网络的兴起,非结构化数据急剧膨胀,IT正在向第三代平台演进,即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平台,将会有几百亿的用户、几千亿不同的应用在云上跑,那么未来将会如何改变?
“我们知道未来不只是存储,未来是数据的天下,这个数据代表每个企业未来都会做改变。” 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说。第一个改变是自建私有云,以及利用公有云平台进而构建混合云;第二个改变就是大数据,很多的非结构化数据会影响未来的商业决策;第三方面,是将低成本高灵活度的x86平台实现虚拟化和自动化。
围绕云计算和大数据带来的变化,EMC公司的架构也在变革,以前所有的存储领域称为EMC AI,已经只是四大品牌当中的一份子。当然,EMC AI目前仍然占据最大的营业额。
推动架构的改变,EMC的做法是并购和研发双管齐下。
并购和研发的投资几乎是所有企业做强做大的必备手段,但为了更好地帮助客户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可信IT变革,EMC在“并购+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例令人咋舌。叶成辉宣布,EMC“每年将收入的12%投入研发、10%用于外部并购”,今年大约是240亿美金的营业额,研发成本是27亿美金左右。
EMC一直在践行该政策。在过去的5年里,EMC在公司并购和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100亿美元。EMC于2004年收购VMware,2005年收购RSA,2011年收购Isilon和Greenplum。当然,还有Data Domain、Avamar、XtremeIO等等。今年4月,EMC又和VMware、GE通用电气联合投资创建Pivotal公司,瞄准了未来的大数据和快数据。
EMC的魄力让其受益匪浅,我们看到,该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和可信计算方面的产品组合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VMware已经成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战略的中坚力量,Pivotal也在大数据领域领航起飞。
VMware:奠定软件定义中心基础
“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每一个云城市现在都是在做新一代的数据中心。EMC市场份额那么大,就是因为我们的软件数据中心的定义。”叶成辉说。EMC在中国做了48个云城市,在云平台上把所有东西虚拟化,这不仅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并提高资源利用率,也使得硬件基础架构和软件应用都能避开厂商锁定的局面,在云平台里面可以非常快的发展,也能接入其他公有云的东西。
构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实现第三平台的主角,无疑是在虚拟化领域长期独领风骚的VMware。VMware全球高级副总裁范承工登台亮相,分享了VMware目前的成果。他表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旅程,不仅把服务器能够软件化,而且要逐渐地把网络、存储都能以软件的形式提供给客户。VMware的愿景是在将来接近90%到100%的虚拟化的百分比,这个数字到去年已经达到了71%。
服务器虚拟化是VMware的看家本领,网络和存储则是VMware的新机会。目前有新兴市场、传统工作负载的虚拟化和新一代应用程序包括云应用和大数据应用在虚拟化平台上的完善,是VMware服务器虚拟化增长的三大引擎。
网络方面,传统硬件定义的网络资源调配速度慢、放置移动受限制,而软件定义的网络SDN能够使得第二层、第三层的网络都能够动态进行改变,它只是最底层文件包或者数据包的传送通过硬件来实现,具体的传输完全由软件来控制,这样就可以得到以任何位置进行任何工作负载,能够使得运营更加高效。
范承工表示,VMware的内核里有很多虚拟网络技术,今年发布的是把VMware内部网络技术和NSX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网络产品,叫做网络安全软件集成。NSX不仅服务于VMware虚拟化环境,也很好服务于Open stack的环境。
软件定义存储,除了EMC今年发布的一个软件定义管理存储ViRR,VMware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是Storage hypervisor,它可以进行软件化的切分自动化的管理,从十年前为第一代虚拟机提供这个功能开始,VMware就对它进行各方面的改进,现在可以直接接在服务器上,可以把虚拟硬盘放在这些硬件存储上,而这些虚拟硬盘可以服务于虚拟机的工作,而且可以进行动态的迁移。
一个新的着力点,就是基于软件的存储阵列。范承工表示,EMC非常强劲的可靠的存储技术加上Vsphere的技术给客户提供一个非常可靠的灵活的选择。VMware明年发布的vVols功能,将使得存储阵列更加智能,可以有不同的存储不同的服务。
基于软件阵列,VMware还研发通过不同服务器上的硬盘通过智能软件结合起来变成虚拟阵列,然后应用在虚拟硬盘的存储点,在这个SAN上客户可以享受到过去的存储功能。范承工透露,VMware和Islon合作,准备推出把NAS功能提供给客户,把新型的Object的功能提供给客户,让客户可以通过软件的形式达到SAN、NAS和Object的功能。
此外,为了让数据中心对于终端进行更好的支持和服务,VMware还提供基于云后端基础上对于终端进行很好的应用管理以及数据管理的服务。
Pivotal首度亮相中国:抢滩大/快数据
2013年,EMC和VMware联合创建合资公司Pivotal,并引入GE战略投资,赋能客户打造新类型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和快数据,而且借助云独立性的力量实现所有这一切。Pivotal今年有1250个员工,股份构成上,EMC占62%、VMware占28%、GE占10%,叶成辉表示,我们希望做到未来大数据跟快数据的平台。
何谓快数据?Pivotal公司业务发展与策略副总裁David Menninger表示,GE在产业界已经体现出了这种变化,各个行业的控制、服务、流程、飞机引擎种种,包括大规模农业使用不同的农业机器返回的一些信息等,都体现出了这种趋势。
David Menninger认为,针对不同的类型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使用多种分析技术,并且目前的很多历史数据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而Pivotal公司的产品则希望能够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使企业拥有预测能力。
David Menninger还介绍了Pivotal One企业PaaS平台。Pivotal One集成数据阵Data Fabric、现代编程框架、云便携性和遗留系统支持,为企业PaaS设立了新标准。
使用Hadoop集群,可以降低大数据处理的成本,但在Pivotal One中,真正的关键区别就是利用了Green Plum的技术,这让EMC成为唯一一家既有Hadoop,也有MPP的厂家,也唯一可以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厂家。另外,为了有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成绩,EMC推出动态管道技术的基准HAWQ优化技术,如果Hadoop里面有五十个节点,那么这五十个节点一旦启动之后就可以同时进行它的工作负载。
通过云架构,Pivotal ONE可以把它部署在一百多个服务器上,这个基础设施给我们提供的是可伸缩性和灵活性,如果你有一个节点坏了,它很快就会转到其他的节点上,而且在客户不知觉的情况下就顺滑地完成了这个过程。
David Menninger透露,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会有Pivotal ONE作为整体的平台,作为一体化的整体产品。他强调,Pivotal ONE是一个愿景,它所包含的部分,像Hadoop、Spring、vFabric、Gemfire已经都存在了。
据David Menninger透露,现在Pivotal ON已经带来了三亿美元的收入。
牵手京东:合作伙伴再添生力军
作为EMC2013全球巡回论坛的首站,EMC还宣布和中国顶尖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商城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EMC将以公司旗下多项技术与京东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合作,在开源云平台、云商业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方面树立典范,引领两化融合,向云和大数据转型。
京东商城是做电商的,为什么做云计算和大数据?“对于任何电商来说他有三大命脉,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在现今电商运营背后就是大数据。” 京东商城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何刚说,京东未来十年的三大战略,是依赖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能力来推动京东在自营B2C、在开放业务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目前,京东的云平台已经上线,并希望能够跟EMC进行更多的产品整合,在更多的商业推广方面能够取得一些合作。
据悉,双方设立联合研发项目,聚焦以下内容:
· 云商业智能——评估在京东云平台和开放数据平台之上利用Pivotal技术,测试和开发面向终端用户的云商业智能解决方案;
· 大数据分析——评估Pivotal技术,演示Pivotal技术在京东大数据环境下的分析能力;
· Cloud Foundry——京东和EMC将协作研发开源Cloud Foundry项目;
· 云托管——EMC将把一些云应用产品托管在京东云平台之上,作为Saas或PaaS服务提供给终端用户;
· 双方就中国市场保持密切的技术交流和研发协作。
“与京东的协作对EMC来说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机会。我们可以跟中国顶尖的电子商务公司一起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变革。”叶成辉说。
事实上,在此之前EMC已经宣布和用友、联想、神州数码、中电集团等成立合资公司。叶成辉表示,EMC的新一轮中国业务五年计划中,“打造中国IT业最强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实现1000个以上云项目落地300个以上城市、占领企业级数据中心信息基础架构市场50%以上份额、大数据相关业务增长10倍”等四大目标的实现,生态伙伴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来源:IT专家网 作者:雷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