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一农民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时间:2013-10-15





  延寿县加信镇青年农民姚宏亮经过十年的潜心钻研,在全国首创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并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被专家誉为水稻种植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

  姚宏亮是加信镇民主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为改良水稻种植方式,使百姓吃上优质安全的有机大米,他从2003年开始研究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将用农家肥改良的水田覆膜后插秧,水稻生产全过程不施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实现了所产稻米的有机化,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获得成功。

  从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发明人姚宏亮了解到,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生产覆膜有机水稻的优势是可以节水,全年可以节约总用水量的40%左右;可以增温,年增加积温可以达到200度到300度,可以种植一些晚熟的品种,越晚熟的品种口感越好;可以增产,在有机行业当中生产有机米每亩可以增产50至100公斤;可以节肥,常规用农家肥一立方,用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用7分就够;农家肥来代替化肥,可以改良土地,使大米的成色、口感和香气都非常好;用覆膜技术可以除草,生产有机米如果草的问题无法解决,就不能生产有机大米,用覆膜技术就恰恰解决这个重要的难题;覆膜技术可以杀虫,膜下杀虫可以达到95%以上,让消费者能吃上安全、健康的有机大米。

目前姚宏亮已获得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覆膜有机水稻覆膜机、覆膜有机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三项国家专利,生产的有机大米通过了国家认证。

  为推广这一新技术,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姚宏亮创办了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合作社,目前,会员发展到312户,签约种植户620户。仅今年覆膜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就达46500亩,预计可使农民增收6500多万元。  经姚宏亮统一回收、加工、推介的覆膜有机大米畅销全国各地,每公斤最高卖到了120元。栽培技术已在上海、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多个地市得到应用,并获得成功。

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