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搭建创新平台 冲破技术与产业间“壁垒”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时间:2017-03-27





  近日,“2016四川十大改革转型发展案例暨十大科技创新改革人物”评选活动正式揭晓。位于绵阳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成功入选,这不仅是绵阳推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项新突破,其价值还在于对其他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效应。


  一项好的技术成果,要变为成熟的产品,甚至延伸出一个产业,需要打破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这一点,仅依靠技术人员或企业“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


  如何破题?绵阳选择从技术成果转化的全流程入手,创新模式,助推实验室与企业“携手”合作,从而为军民融合产业增添动力。


  建立军地协作促成多方“联姻”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拥有18所国家级的科研院所,26名两院院士,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3万人,科研资源十分丰富。


  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蕴藏在军工科研院所内的技术优势,相当部分仅在实验室里,没能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给绵阳带来了机遇。在此机遇下,绵阳创新开出了建立军地协作机制这一剂“药方”,由政府出面“做媒”,建立完善院地军地联席会议制度,促成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高校等“联姻”,共同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初步构建起了军地互动交流、国防重点保障、军民资源共享、多方联合促进的“四种机制”。


  受惠于此,绵阳先后催生了利尔化学等238家“军转民”“民参军”企业,覆盖电子信息、航空发动机、核物理与放射化学等300多个专业领域,目前,绵阳市军民融合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军民融合层次和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畅通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


  一项技术,能不能形成产业,考量的不只是技术水准,还离不开企业的现实需求。技术的供给与需求,只有在双方契合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有鉴于此,2016年5月,绵阳正式启动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旨在打造全国军民两用技术交易集散地。据介绍,该交易中心是一个技术发布和交易的平台,不仅可以服务四川,更能辐射全国。


  据了解,借助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从发布相关需求到寻找技术解决方案,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帮助一家广东公司促成了一笔技术交易,总金额将达数千万元。而在此之前,该公司在国内寻找了多年,却一直没能找到满意的技术解决方案。


  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一端连接着绵阳众多的军工科研院所,储备着丰富的技术资源,另一端对接着企业,为企业技术需求短时间内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可能。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8.3亿元,比前年增长了约30%。


  让科研资源成为企业研发的“外援”


  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困难:购置和运行维护大型科学仪器成本过高。与之对应,诸多国防军工科研院所,精密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丰富,但由于条块分割等体制机制束缚,造成仪器设备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又很难向社会开放。


  将科研仪器资源与企业的研发需求对接,既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创造更多价值。2017年1月,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在绵阳正式揭牌运营。该平台通过“互联网+仪器服务”模式,有效聚集军工科研院所、军民融合企业、检测专家、仪器服务机构等,实现线上精准对接、线下专业服务。平台计划到2020年实现整合仪器资源1万台以上,年服务企业5000家以上,建成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级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是完成交易即可。因为实验室研发出的技术往往不能直接进行产业化,还需要对其进行“再研发”,使其在成本控制、批量生产等方面得到完善。


  有鉴于此,绵阳设置了专门机构,为技术成果提供“再研发”服务,解决部分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开设了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并与投融资机构合作,为技术成果孵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通过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绵阳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2016年绵阳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271家,总数达到9144家。


  在一系列条件的促成下,实验室内的雄厚技术资源,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现实生产力,推动绵阳在创新发展的路上不断迈上新台阶。(明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泸州:“四字诀”打造工业新高地

    2016年,泸州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 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
    2017-03-21
  • 四川绵阳高新区创新金融服务扶持小微企业

    四川绵阳高新区创新金融服务扶持小微企业

    近年来,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绵阳高新区加快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通过金融业态积聚,形成金融资源、资本资源、服务资源的合力,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2017-06-23
  • 四川绵阳瞄准八大领域 促进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

    近日,绵阳市首个针对科技服务业领域的规划——《绵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出台,全面明确在“十三五”期间,绵阳市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目标、重点方向和实现路径。
    2017-07-04
  • 四川绵阳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近千亿元

    记者日前从四川绵阳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8 04亿元,同比增长9 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119 59亿元,增长3 8%;第二产业实现462 19亿元,增长9 2%,第三产业实现376 26亿元,增长10 6%。
    2017-07-26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