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内 中小川企可获50%贷款贴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3-02





  金融机构在疫情防控期内为中小企业提供续贷支持而造成贷款损失的,市(州)、县(市、区)政府按照金融机构相应的贷款损失额的一定比例、单户企业不超过2000万元给予损失分担,省财政按地方政府实际拨付资金的50%给予补助。


  近日,四川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有关政策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在2020年1月1日后疫情防控期内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费用补贴和风险补助作出了明确规定。


  对于财政贴息政策,《通知》指出,对在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范围内且获得央行专项再贷款支持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由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对金融机构在2020年1月1日后疫情防控期内,向省确定的承担保供任务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发放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省财政按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的50%给予获贷企业贴息。


  《通知》称,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确定,实行动态调整。承担保供任务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名单由商务部门提供。


  对金融机构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在2020年1月1日后疫情防控期内,向单户授信不超过3000万元的民营企业和普惠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发放的优惠利率贷款,省财政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的再贷款利率的50%向借款人贴息。已享受中央财政贴息的贷款省财政不重复贴息。


  金融机构在2020年1月1日后疫情防控期内为四川省中小企业提供续贷支持而造成贷款损失的,市(州)、县(市、区)政府按照金融机构相应的贷款损失额的一定比例、单户企业不超过2000万元给予损失分担,省财政按地方政府实际拨付资金的50%给予补助。


  “在我看来,企业享受的最大福利在于,《通知》规定,金融机构在防疫期内为中小企业提供续贷而造成贷款损失的,当地政府按照金融机构相应的贷款损失额的一定比例、单户企业不超过2000万元给予损失分担,省财政按地方政府实际拨付资金的50%给予补助。这意味着省财政对单户企业最高可分担1000万元的贷款损失。”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通知》同时鼓励市(州)、县(市、区)用好用活应急转贷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转贷服务,在2020年1月1日后疫情防控期内产生的损失由省财政按地方政府承担损失额的50%给予补助。


  《通知》对于融资担保费用补贴方面的政策是,融资担保公司在2020年1月1日后疫情防控期内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且单户金额在1000万元以内、年化担保费率不高于2%的,由市(州)、县(市、区)政府按照疫情防控期间折算担保金额的1%给予担保费用补贴,省财政按照市 (州)、县(市、区)财政实际拨付资金的50%给予财力补助(省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用补贴由省财政全额承担)。对省级再担保机构在疫情防控期内发生的“零收费”再担保业务,省财政按照疫情防控期间折算再担保金额的2.5‰给予再担保费用补贴。


  《通知》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的规定是,对金融机构展期的借款人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


  转自:金融投资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四川打造“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格局

    3月10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充市仪陇县举行全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会议就如何借助农村电商实现精准扶贫,展开讨论。
    2017-03-21
  • 四川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四川白酒产业将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产业创新、绿色、开放发展,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支撑饮料食品万亿元产业打造
    2017-03-21
  • 四川多举措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四川老工业基地是指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以及以本地区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2017-03-22
  • 今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完成1.8万亿元产值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透露,今年该省将组织实施15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 8万亿元,增长9%左右
    2017-03-23

热点视频

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战“疫” 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战“疫”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