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信致成专家解读:CPI与PPI背道而驰,去杠杆或将基本结束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2-25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资深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杨力先生

  睿信致成研究院院长杨力表示,由于猪肉在 CPI 中权重值较高,故造成 CPI 指数上行的主要原因是猪肉及猪肉替代品肉蛋奶类食品价格的上涨;造成 PPI 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品产能过剩、中美贸易战及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增长放缓。

  具体来看,在同比上涨4.5%的CPI指数中,食品价格上涨19.1%,影响CPI上涨约3.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0%,影响CPI上涨约0.8个百分点。

  食品中,鲜果价格继续下降6.8%,降幅比上月扩大6.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3.9%;猪肉价格上涨110.2%,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和鸡蛋价格涨幅在11.8%—25.7%之间。

  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2.0%、1.7%和1.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8%;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0.8%和11.3%。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1月份4.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4.5个百分点。

  而在同比下降1.4%的PPI指数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6%,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7.5%,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0.5%,扩大0.3个百分点。降幅收窄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下降12.6%,收窄1.0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1.2%,收窄6.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9.9%,收窄2.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3%,收窄0.8个百分点。降幅扩大的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4%,扩大0.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8%,扩大1.8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1月份1.4%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受供给因素影响的物价仍可能继续推动CPI指数上行,同时受天气、节日等影响,或将出现抬升CPI新变量;总需求萎缩情况下,PPI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负增长。

  近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宽松的货币环境对萎缩的总需求来说很重要。去杠杆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基建对冲的力度有限,对上游原料制造和中游设备制造的需求较为有限。居民端来看,就业和收入等因素或将继续限制消费,对处于消费下游的制造业来说需求有限。同时,全球经济环境背景下,外需疲软对出口的拖累,也将逐步显现。

  杨力认为, CPI 上行给决策者带来压力,所以目前来看我国货币宽松政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受猪瘟、环保要求、政策主导的猪肉及肉蛋奶类食品价格上涨,不太可能对货币的供给造成长期的影响。预计 2020 年货币政策会比 2019 年宽松, 2020 年严厉的去杠杆政策将阶段性基本结束。

  不过,影响经济走势的各类因素变数是很大的,经济环境也会在新的一年里发生着日异月殊的变化。

  转自:中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青岛同济人风采——韩杰:匠心倾情建筑  探路智慧城市 青岛同济人风采——韩杰:匠心倾情建筑 探路智慧城市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