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评论 > 正文
制造业去产能 重在产品调结构市场全球化

  眼下,产能过剩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显然已经是“病入骨髓”。大量由中国低端制造生产出来的同质化产品充斥着市场,引发库存积压、低价格混战以及恶性竞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造成了大量社会稀缺资源的浪费和积压,更重要的是让大量中国制造企业身陷泥潭苦苦挣扎。


  当前,一斤白菜的价格已经超过了煤炭和水泥,而钢材、铜、铝等材料的产品相比四年前出现了高达50%以上的下跌。这一系列中国低端制造的资源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不得不说正是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果。更为重要的是,这已经让中国大量制造产业缺乏进一步实施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动力。


  目前不只是钢铁、煤炭、石油等典型制造产业,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汽车、家电以及水泥建材、纺织服装等几乎中国制造覆盖的各个产业领域,都面临着一轮日趋白热化的产能过剩矛盾,并已经开始阻碍和影响各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如果未来两年内中国制造产业的去产能化得不到有效根治,不仅是当前政府推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无法顺利完成,还将会对现有的传统制造产业造成致命性的冲击。


  其实,早在三年前,一轮中国制造业去产能转型的号角便全面吹响,时至今日,制造产业却仍然身陷去产能的困境之中。关键原因就在于,过去几年来一些传统制造企业的去产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停产、限产或者转产等阶段,解决了一时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未在企业的经营模式、理念等方面展开深度变革。一旦经济复苏、市场有所转好,大量工厂的生产线马上开动,从而形成了一边叫嚣着去产能化,一边随时复苏过剩淘汰产能的骑墙策略。


  显然对于当前的中国制造产业来说,如果继续推动以去产能化为目的的产能调控,并通过政府设置相关制造产业的去产能目录清单,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控和限产,已经是无能为力。反而会因为政府的行政手段调控而引发新的产能不平衡和无序竞争。


  过去已经因为行政力量和调控手段的介入,造成大量传统制造产业的产能不平衡、不对等:新的高附加值产能没有建立起来,大量低端、低附加值的产能却又没有淘汰。相关企业为了避免自身的市场份额被同行所抢占,不肯轻易下调各自的产能规划和生产计划,大量低端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企业的“包袱”,却因为谁也不愿意率先迈出去产能的第一步,而陷入“前进三步又退两步”的困局之中。


  从制造业去产能化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市场化的手段和机制来调节。要通过行业、市场倒逼企业的产能调节创新机制,通过市场化竞争手段来让企业主动调节自身的不合理、过剩产能,从而建立起全新的运营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无序产能叠加和重复建设的问题,真正让一批中国制造产业率先走出泥潭,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差异化突破的引爆风口。


  同样,与去产能相对应的则是要建立企业系统性的产品调结构轨道和体制。推动产品调结构,从低端同质化产品转向中高端差异化产品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并直接决定着制造产业去产能化的成败与关键。


  在实施传统产品的结构调整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企业的市场经营范围和边界,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产业只是局限于国内市场,甚至是区域市场的局限。进一步将发展视野从中国向全球拓展,充分利用欧美日韩等制造企业逐步转移产能和产品结构的空档,把握中国制造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并谋求从敏锐的市场跟随者,向趋势和潮流引领者的转型与变革。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