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关税调整凸显产业转型升级调控导向

        本报讯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有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了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张莉认为,本轮进口商品关税的大幅下调,除了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凸显出我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调控导向。她建议,进出口关税等外贸政策的制定,应与产业政策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相关行业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快转型升级,抢占市场先机。

 

        据悉,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780多种进口商品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用品,包括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等;二是汽车生产线机器人等促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三是高岭土等能源资源性产品,以及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用过滤器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四是紫苜蓿、奶衬等支农惠农产品;五是羽绒、亚麻短纤等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产品。

 

        “关税调整每年都在进行,此次对进口商品关税的下调,延续了我国促进口的策略,表明出口导向型经济正在发生改变。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战略将是出口与进口并重。”张莉表示,进口对一国贸易结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弥补资源产品的不足;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本轮关税调整五大类进口产品年度进口暂定税率的下降,正体现了我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调控导向。未来,这五大类商品所属行业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也将是投资的重点。

 

        “‘转方式、调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此次关税调整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张莉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面临着从世界工厂向深化创造的转型机遇和调整,今后的经济体系将逐步向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调整。充分发挥关税调控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她分析说,从此次税率调整的范围来看,涉及不少“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的产业链上的产品原材料或零部件,降低其进口关税,能够降低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竞争力。这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来看,针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粗放型为集约型,因此降低了节能减排环保类、资源性产品的进口税率,降低了一些支农惠农、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产业内新兴产品的进口税率。

 

        张莉表示,那种认为进口会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冲击,从而带来不利影响的看法并不正确。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来说,无论进口的是我们传统的优势产品还是相对比较弱势的产品,对行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优势产业需要进口同类产品,引入竞争机制,刺激产业质量的提升;相对弱势的产业,则需要进口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此次进口的五类产品,主要还是国内目前比较弱势的行业,未来应该更多进口我们的优势产品,促进竞争。”张莉表示,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定包括关税政策在内的外贸政策时,要更多地调研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实际情况,形成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联动发展的格局。

 

        谈到此次政策调整对相关企业发展的影响,张莉认为,“本轮调整提供了一次机遇,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乘虚而为’”。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帮助企业在政策解读方面做一些工作,而企业自身应该学会利用进口来提升自我。比如,此次五大类产品的进口可能带来相关配套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谁抢占了市场先机,谁就可能更快地做大做强。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自主创新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在制定全盘发展战略时,应当服从这一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张莉说,国家在扩大相关产业进口的同时,也应积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避免因扩大进口而弱化了企业创新升级的主动性。(作者:李萍)

 

来源:中国税务报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