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新轨道

        三季度GDP如期回调 新常态下经济“质量为重”

 

        宏观基本面稍有寒意,但亮点亦闪烁其间。从刚刚公布的三季度数据来看,就业、能耗、装备制造、大众消费等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轨道,值得点赞。

  

  藉此,延宕久远的思维定势也需拐上一个新的轨道,只唯增长的数据解读也需有个新的转变,动辄悲观的忧患心态更需有个新的改观。如此,方具备对应“新常态”的机能系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辩证看待发展速度的快与不快,经济运行的变与不变,发展过程的难与不难……

 

  当然还需要辩证看待稳增长与促转型、调存量与引增量之间的关系,更需要辩证看待投资与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等等。所以,在习惯GDP速度回调之时,地方政府要在快与不快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结合点;在利与不利之间找到转换点。

 

  因此,对市场寄以预期的衡量指标,可能迥然于以往,譬如就业数据,未来可能和许多国家一样,成为判断经济健康与否的重要值。再譬如关于新业态的发展、能耗的完成等指标,在整个经济奏鸣曲之中,它们业已成为那个最跳跃的音符。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推出“秋季数据辩证观”专题报道,今日刊登专题中的“快与不快”、“增与不增”两组话题。明日还将刊出“高与不高”、“新与不新”两组话题,敬请关注。

 

  三季度经济数据回落并不出人意料。昨天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至7.3%,较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但整体来看,前三季度GDP增速仍企稳于7.4%。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后,进入了“新常态”时期。新常态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成为了重中之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三季度经济下行主要是投资增长乏力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原因所致。四季度经济环境可能略好于三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企稳略升至7.4%左右,全年GDP增速仍可能维持在7.4%左右的合理区间。

 

  内需低迷致经济下行

 

  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在市场预期之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均表现较乏力。

 

  数据显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固定资产投资屡创新低,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16.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而9月份社会消费同比上涨11.6%,较上月继续回落0.3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报告称,9月单月固投增长仅为11.5%,拉动投资反弹的力量仅在中央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自主性投资依然低迷,反映内生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但基建托底力度有所减弱,9月基建投资增速依然呈现回落态势,同比增长为16%。

 

  分项来看,只有铁路投资出现加速,1~9月的累计增速达25%,超过上月4.5个百分点,但在水利建设、道路交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出现放缓。

 

  浦发银行报告表示,他们倾向于认为基建投资放缓受到平台融资受控的影响,这与近期表外融资下行趋势一致。从数据来看,地方项目的累计增速从8月的13.3%大幅下滑了1.9个百分点,至11.4%。

 

  一位央企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地方政府对于大项目十分看重,频繁与央企接洽,但是央企也要综合考虑地方政府财力和经济发展前途。

 

  虽然9月工业增加值反弹至8%,相比8月6.9%的断崖式下跌回升十分明显,但由于各行业需求强度影响不同,增速出现鲜明分化,拉动生产反弹的最大因素是外需。

 

  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名义增长达到10.6%,这与分所有制企业中外资企业的反弹力度较高相一致。

 

  从国内行业来看,偏上游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生产依然低迷,如钢铁、纺织、专业设备行业的工业生产增长处于低位;相对而言,中下游的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如计算机和通信、汽车制造、化工制造、金属制品行业的工业生产增长维持了10%以上增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解释说,三季度增长速度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三季度以来,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

 

  他说,结构调整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

2条记录       第1页 / 共 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