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中国告诉世界:未来五年这样发展经济

  伴随“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正式公布,中国开启崭新的五年征程。


  中国经济新旧动力正在加速转换的今天,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及对外开放新格局等热词描述着中国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以及厚植发展优势的路径。


  在19日至21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央行、财政部、商务部、环保部、工信部等部门领导的身影辗转在各个会场间,从不同领域描绘着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他们传递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向世界亮出了中国的声音和底气。


  供给侧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同样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展望新的五年,中国将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动力转换等因素都可能改变已有的经济变量平衡关系。中国已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保持总需求适度增长的同时,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有效地应对经济再平衡带来的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这正是供给侧改革或供给侧政策调整的核心。


  供给侧改革命题的提出,意味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进入了新的境界。他表示,推进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减少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在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转型过程中,政府目前面临六大任务。第一,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市场逐渐完善,创造让企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第二,稳定宏观经济。第三,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第四,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共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第五,促进共同富裕。第六,弥补市场失灵。


  而结构性改革需要稳定的宏观环境。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6.5%至7%。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指出,尽管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


  徐绍史介绍,中国将不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强化经济走势的预测、监测、预警,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


  而经济发展转型的根本之道在于创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备受国际瞩目。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要把“中国制造2025”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核心抓手,正在抓紧编制与其配套的11个行动计划,谋划未来3到5年的工作。


  财政金融方面的改革同样重要。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中国需要丰富的金融机构体系,未来将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央和地方财税管理改革,这是下一步的改革重点。


  而建设“绿色中国”,既是中国所需又将造福全球。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将推广绿色信贷,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通过推进PPP、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等,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建立健全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和交易市场。


  新型城镇化为经济聚动能


  经济的平稳发展离不开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应和需求是相互关联、依存、外溢及发展的两个方面。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巨大的潜力和回旋余地。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提速新型城镇化”分组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提速新型城镇化,着力点和关键点在城市,要把握好城市发展规律,需要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是从注重量变转向注重自身。第二是从注重红利转向保障福利。第三是从注重城市的竞争,转向城市的竞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则表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种生产要素,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怎么样流动起来,这是中国下一步城镇化过程中需要体制改革或者是政策调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看,城镇化率的提高代表着经济转型的迈步。王一鸣便指出,期盼多年的经济转型已有实质性启动。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5%,高速铁路和公路网建设使城市间要素流通更为便捷,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各国


  在全球经济仍未从金融危机中完全复苏,政策工具效果仍待探索的当下,中国的改革倡议存在着现实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认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强调提高供给适应需求的灵活性和能力,使供给更适应需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供求平衡。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自身不断反思的现实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这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底气。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今年有信心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外贸回稳向好的目标。中国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十三五”期间将实施“优进优出”的战略,加快把中国建设成贸易强国的步伐。


  高虎城说,“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全球和平发展的中国战略。下一步中国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将“一带一路”的倡议与相关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共同打造路上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合作。


  来自业界的声音更具体地描述了这种期待。


  “把中国高铁网绘在一张图上,看到的是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城市,也可以说是个‘中国城’。未来,更快的速度会把地球变成一个超级‘地球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奚国华表示,古丝绸之路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初步尝试。


  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总裁植玉林看来,“一带一路”企业的“国际范儿”很重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增强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从向另一个国家输出的“1+1”模式,向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全球配置资源的“N+1”模式转型。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的发展将为各国带来更多扩大市场和投资的合作机遇,让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各国。


  今年中国将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而中国也将和各成员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把二十国集团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