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内蒙古 > 正文
【县域思维· 扶贫开发】锁定主导产业 从“根”上脱贫

  今年是我区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程的关键之年。自治区把扶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通过点对点精准扶贫,覆盖全面的十项民生保障工程,实施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的“三到村三到户”工程,做到扶贫开发工作全覆盖。自治区提出,力争年内再解决4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确保到2017年基本解决全区的贫困问题。

  当前,在国家和自治区稳步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本版策划“县域思维·扶贫开发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三篇。

  在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过去两年,贫困人口虽然又减少40.8万人,但仍有266.6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既要“转”,又要“赶”。自治区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如期实现同步小康,扶贫开发是关键。

  如何脱贫致富?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靠强有力的产业带动。

  出真招:立足资源优势兴产业

  摸清底数,才有底气。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是新一轮扶贫攻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们发展绒毛这个产业不仅是看准了市场,更因为我们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锡林郭勒盟西苏旗牧民宝音说。

  今年,享受了产业贷款的西苏旗腾达绒毛有限公司,按照惯例又与30多个贫困牧户签订了帮扶带动协议。在贷款期限内,牧户们可在就业、生产原材料等方面得到企业的定向帮扶。像这样的捆绑式扶贫政策,西苏旗申请参与的企业一年比一年多。

  从“救济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产业扶贫”,西苏旗近年来不断整合扶贫资金,细化落实扶贫带动,坚持超前谋划、适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重点,把政府、企业与贫困户绑在了一起,行业、专项扶贫分类指导越来越精准,逐步打出了一套扶贫帮困的“组合拳”。

  而对于以旱地耕作为主的乌拉特前旗明安镇贾全湾村,同样发生着“巨变”。

  贾全湾村有136户农民,实际贫困户就有56户。2013年,产业扶贫项目落地,村民个人投入5万元,就能拥有1个1.5亩的半地下温室大棚和1处56平方米的房子。

  “没有整村扶贫项目,我搬不出跟我差不多年龄的土房,也种不上温室。”68岁的王根树几代都居住在贾全湾村,在他苦涩的记忆里,就想不起有比他们村更穷的村了。

  “明安镇政府按照‘产业化移民新村’发展思路,整合各方资金千余万元,将贾全湾51户村民整体搬迁,取得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十一份子村村民在没有项目补贴的情况下,又盖了26栋温室,现在明安镇已经有194栋温室大棚。”明安镇镇长闫敏介绍。

  “不能再用手榴弹炸跳蚤,钱没少花,效果却未必好。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产业扶持最难、最关键。贫困农户成为主要环节和端点,恰恰疏通了产业链的毛细血管,大大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明安镇的干部开始明白这个理儿。

  通过产业链条这根“红线”,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产生了精准对接。

  在阿尔山市,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与贫困抗战的过程中成为了“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

  过去,由于阿尔山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延缓了发展进程,但另一方面却保存了良好的原生态资源,孕育了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

  目前,阿尔山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此,阿尔山市紧紧抓住政策优势及自身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林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着力做大做强做优。

  用改革,拔穷根。产业扶贫的实质,就是求真务实。把增强发展、引领致富的能力当作最大的作风建设,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下实劲:依靠产业带动致富

  圪顶盖村距离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城约20公里,有村民981户。这里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村民们的手头或许能有点余钱,如果天公不作美,辛苦一年也仅是解决温饱。

  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重点扶贫项目的专家帮助村里调整结构,锁定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养鸡场产业。但群众很是想不通:“这能发展起来?”

  现在,圪顶盖村的食用菌基地和养鸡场已经投产,其中食用菌基地一期投资1800多万元,基地建有100个大棚,计划年产值可达360至480万元。养鸡场占地面积50亩,计划全年利润240万元。

  “村里出地,政府出钱,办起来的企业归村集体所有,企业盈利后就会给村民分红,目的就是要扶植我们脱贫致富。”圪顶盖村村支书马德中说。

  李秀敏是武川县圪顶盖村人。在过去的几十年,“春种秋收”“靠天吃饭”这两个词几乎涵盖了她对农村生活的全部理解。

  现在,她和村里50多人应聘上岗,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挣上了工资。

  “既不耽误地里的农活,还能在厂子里打工,现在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养鸡场正式生产的第一年已经盈利了,村里正要给村民“分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根本没有过。”49岁的李秀敏对现在的发展状态十分满意。

  据了解,像圪顶盖村食用菌基地这样的扶贫产业在区内有很多,而依托于此类企业脱贫致富的农牧民更不在少数。

  兴安盟扎赉特旗努文木仁乡哈日太来村村民鄂长说:“去年,天野集团给我家发了16只羊,通过参加乡里举办的培训班,我学到了养羊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年来我家的羊就发展到29只。”

  去年以来,扎赉特旗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盟三级共同扶贫开发的机遇,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争取扶贫专项资金6513万元,协调畜牧业扶持贷款1亿元,组织劳务输出6.5万人次,共解决了2.4万人的脱贫问题。201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73元,同比增长13.9%。

  求实效:资金技术助力产业扶贫发展

  钱是扶贫开发的最大瓶颈。资金不足,往往成了各地扶贫发展的一大障碍。

  全区农村牧区现有贫困人口266.6万人,巨大的贫困人口基数让投入资金一平均就显得捉襟见肘。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实施方案2013—2017年》显示,“十二五”时期,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3000元;贫困人口减少150万人,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全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覆盖面明显扩大。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力争全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达到6000元;266.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为此,自治区将明确扶贫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夯实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今后五年,全区重点培育乳、肉肉牛、肉羊、生猪、禽、绒、薯、菜食用菌、粮油、饲草、瓜果、药材、旅游及民族用品等十大扶贫主导产业。实现扶贫主导产业有龙头企业、有生产基地、有贫困户参与受益,使扶贫主导产业成为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

  同时,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支持扶贫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落实对扶贫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健全完善扶贫龙头企业和农牧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龙头企业发展、贫困农牧民受益。

  此外,自治区还提出与金融部门合作,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按照规划,在产业培育方面,到2015年,实现户有增收项目、

  嘎查村有特色产品、苏木乡镇有产业化基地、旗县市、区有主导产业。到2017年,围绕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构建起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扶贫主导产业体系。

  钱有了,资金和项目怎么更好地发挥效益?赤峰市农民张丽萍深有体会:以前什么项目都要,什么都没效益。现在根据实际情况,就瞄准蔬菜大棚,项目少了,规模效应显现了,龙头企业也来了。在赤峰市产业扶贫过程中,资金分配不再“撒胡椒面”。资源整合起来,向重点产业集中,将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

  业内人士认为,要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要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也参与其中,跳出有多少钱分多少钱的怪圈,千方百计让扶贫资金滚动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政府“一头热”的扶贫模式。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