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各地产经 > 正文
浙江:五大建设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这里是全国民营经济发祥地,目前,浙商在长江经济带的总投资规模约1.5万亿元;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的“大港口”建设风生水起,港航投资连续5年突破百亿元;这里拥有全国总长21%的海岸线,拥有200多条集装箱航线,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这里,是浙江,是长江经济带的出海口。

 

  2002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浙江省有什么可以做成全世界和全国之最的?只有港口,港口可以发展成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

 

  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优势,浙江交通放眼全局谋一域,于2006年高起点谋划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建设,并最终完善形成了包括大航空、大水运在内的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发展战略。通过港口来服务整个长江沿线的港航和集疏运体系的发展,长江经济带从“浙”里走向深蓝。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在本报8月25日刊发的《走读长江感知脉动》首个特刊《潮涌浙江》上批示:浙江水运发展紧紧抓住港口、物流、服务这三大要素,走在了交通行业的前头。特刊系统揭示了“潮涌浙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交通港航部门学习与借鉴。

 

  “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谋划交通发展的格局,在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局中审视浙江交通的比较优势,认清浙江交通的机遇挑战,找准浙江交通的责任担当。”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说。

 

  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海洋经济巨龙的龙头。有数据显示,浙江省出口商品已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的外贸物资通过港口中转,港口发展正牢牢撑起浙江“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浙江通过港口服务整个长江沿线的港航和集疏运体系的发展,将带动长江经济带如鹰腾飞。

 

  着眼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大港口;着眼于融入长三角、辐射周边省,提高区域和城乡发展协调性,建设大路网。浙江交通发展水陆并举、相得益彰。交通投资屡创新高,近年来终始保持在全国前列。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嘉绍大桥等一批世界级大桥相继建成。得益于完善的港口集疏运体系,2013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8.1亿吨,雄踞世界首位;港口联盟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形成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等四大货种运输系统和港口布局;海铁联运进一步拓展了港口腹地,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的经济辐射能力。

 

  浙江内河作为河海联运的“血脉”,已开启全面复兴,正朝着“北提升、南畅通、东通海、西振兴”的战略目标迈进。一条长湖申线串起三大百亿产业群,内河集装箱突破10万标箱,京杭运河撑起省会杭州60%的生活物资来源,临港临河产业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内河水运建设正如星星之火,点燃长三角经济区、环太湖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新势头。

 

  在全局思维的指引下,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在浙江实现了“融会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托,互惠互利。大物流建设,通过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组建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中日韩三国17个港口互联,日均数据交换量达200万条,服务企业30万家。“大物流”与“大航空”实现无缝接轨,有序推进杭州、宁波、温州等空港物流园区建设。2013年全省完成航空货邮吞吐量50万吨,航空货邮吞吐量继续稳居全国省市机场排名前十位。

 

  长江经济带建设亮点频闪,浙江大港口建设风生水起,“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推进了港口、物流、服务业的联动发展。2012年、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简明统计资料显示,依托长江经济带,浙江沿海港口散货吞吐量2012年达到7亿吨,2013年达到7.5亿吨,均占该年长三角沿海港口散货吞吐总量的60%;船舶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接近国内船舶进场交易总量的50%;宁波―舟山港的8.1亿吨吞吐量绝大部分都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的11省2市,成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我国东部主要港口。

 

  郭剑彪表示,浙江在交通运输部“四个交通”建设的引领下,正全力加快推进现代交通“五大建设”,服务海洋经济国家战略,确保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来源:中国交通报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