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同田竞秀”种出新希望 科技农业“金种子”夯实丰产基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5-22





  山东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二大省,2025年冬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预计5月底陆续成熟。虽然小麦尚未进入收割期,一些种粮大户已开始为2025年秋播的小麦种子提前谋划。


  山东省农科院的这片小麦新品种试验基地里,正在举行的是种粮大户种子观摩会,这是黄淮海北部麦区小麦新品种推广的“风向标”。


  30多个小麦新品种“同田竞秀”,不少来自山东各地及附近省份的种粮大户们到这里观摩,提前挑选自己中意的新品种。


  目前,市面上的麦种可以基本分为广适麦和优质专用麦。广适麦产量高、抗性强,优质专用麦虽然产量相对较低,但可以对应市场的独特需求卖出更高的价格。种粮大户介绍,不管是哪种小麦,品种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在观摩会现场,种粮大户只要看到自己合意的种子,就可以当场登记订购。种粮大户王士山在仔细观摩对比之后,结合2024年的试种经验当即订购6600斤。


  近年来,瞄准市场对新品种小麦的性能需求,农业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也加快了良种培育的步伐。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鹏介绍,从品种类型上来讲,一个是高产广适性的品种,还有一类优质强筋型的品种,以及抗旱节水耐盐品种。再一个就是营养特色品种,比如高叶黄素品种,黑小麦、紫小麦这一类。


  在山东,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目前,山东全省作物良种普及率已达到98%。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


  当前,正值夏粮收获时节,各地多措并举抢抓农时、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四川遂宁: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眼下,四川省930多万亩冬小麦陆续成熟。走进四川遂宁射洪市涪西镇回龙村,一台台收割机在农田里列队作业。在智能农机的协助下,农户们可以一次性完成小麦收割、灭茬、脱粒等工作,夏收的工作效率提升40%。


  陕西延安:科技助力南泥湾水稻智能种植


  与此同时,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南泥湾迎来水稻插秧季。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插秧机首次驶入南泥湾。


  与传统插秧机相比,无人设备不仅实现“厘米级”株距控制,更将原本需要4到5人配合完成的插秧工作,减少到1人。2025年,南泥湾水稻种植过程中还实现了无人机施肥等作业,全方位提升种植效率。


  湖北大悟:荒山变良田 种出新希望


  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的300亩矿山复垦田里,收割机正在快速收割、脱粒、秸秆粉碎。据了解,这块连片的麦田是由废弃矿区改造而成,通过将矿区的废料无害化处理后分层回填,使原先裸露的矿坑蜕变为百亩沃土。


  如今,连片麦田初见成效,既实现生态效益,也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绿色农业。2025年以来,大悟县加大废弃矿区和荒坡荒地的复耕复种力度。同时,加强政策扶持,对复耕复种撂荒耕地进行补贴、补助。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6万亩撂荒地变身“希望田”。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