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创新为引擎 中国皮革业开启“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1-05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日前在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上介绍了《皮革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编制进展。据悉,指导意见将成为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方向指向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陈占光号召全行业建言献策,形成发展合力,以系统性创新谋求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


  对于行业企业来说,“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在哪里?陈占光表示,当前我国皮革行业产能与国际市场布局日趋完善,科技创新正成为驱动行业转型的核心引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升级的国内消费市场,他强调“要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更要在结构优化与创新驱动中找到突破口。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委会主席、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君新则认为,要推动协同创新,打通科研、制造与应用环节,在材料、工艺、绿色制造与数字化方向取得突破,从过去的“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最后,要凝聚政策与行业合力,进一步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绿色供应链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与行业协作共同提升产业链的韧性与稳定性。


  目前,在推动绿色与智能融合方面,许多皮革企业已经加快步伐,环保治理开始从末端治理走向系统创新。隆丰革乐美时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丰公司”)环保主管刘天星介绍了企业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展示了行业在环保治理层面的系统创新。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隆丰公司联合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污水深度处理项目,预计2026年全面投运。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生化与膜分离复合工艺,大幅提升废水回用率,显著降低排放负荷,为皮革行业的绿色制造提供了具有标杆意义的工程样板。随着这一类项目的推进,行业从单点式的末端治理迈向全过程、系统性、工程化的环境管理模式,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的深化同样是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正在从源头控制到品质升级。温州鞋革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周建飞的“皮革异味物质精准识别与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为绿色生产提供了新的科学支撑。研究表明,皮革异味的主要来源是醛酮类化合物,其中己醛是中低端皮革的关键异味物质。通过系统追踪,团队发现异味主要产生于磨革、面浆、压花等工段,并受到机械作用与升温的显著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型异味去除剂,通过简单喷洒即可显著降低皮革中己醛及OAV(香气活力值)含量,对理化性能无明显影响。这一成果标志着行业正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从被动达标迈向品质提升,为提升产品体验和市场认可度提供了新路径。


  而数智赋能成为绿色转型的新引擎。上海韶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鹏程认为,行业正处于从“自动化”向“智能化”“智慧化”过渡的关键阶段。例如,在制革关键工序如转鼓、化料配送及污水处理环节,通过数据采集与模型优化,可实现精准投料、能耗降低与污染控制的综合效益。数字化不仅是提质降耗的工具,更是绿色制造的核心支撑。


  从不同的案例可以看到,中国皮革业的“十五五”发展蓝图正在从传统制造走向绿色智造,从粗放扩张转向价值创造。绿色化不再只是政策要求,而是产业竞争的新标准;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行业变革的内生力量。未来五年,中国皮革产业将在真皮价值重塑、技术创新突破、智能制造深化与环境治理体系化等方面持续推进,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为底色、以品质为核心,塑造更加高端、可持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皮革产业新格局。


  转自:消费日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