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2021年“开门红”:中国5G跨过价值增长拐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5-02





  业绩不会骗人,中国三大运营商最近先后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财务及运营数据,皆迎来“开门红”,而5G在其中贡献不小,带动效应开始显现。


  三家发报:5G带动效应显现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大运营商都实现了营收和盈利的双双正增长。其中,中国移动营收1984亿元,同比增长9.5%,股东应占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3%;中国联通营收822.72亿元,同比增长11.4%,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38.43亿元,同比增长21.4%;中国电信营收1068.73亿元,同比增长12.7%,股东应占利润64.41亿元,同比增长10.6%。


  在先前的业绩增长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是ARPU连年下滑的情况下,这样的表现极为亮眼,5GtoC业务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在各自的财报中,他们也都提及了5G的带动作用。


  中国移动指出,其客户总数约9.40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总数达到1.89亿户,5G网络客户总数达到9276万户,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通过深入实施“5G+”计划,引领信息通信消费加快升级,实现移动ARPU 47.4元,同比增长0.9%。


  中国联通指出,它通过5G创新应用引领消费升级,借力内容、权益和金融工具提升产品价值,强化泛融合服务。其移动出账用户净增348万户,达到3.0929亿户,5G套餐用户净增2102万户至9185万户,有效拉动移动出账用户ARPU同比增长11.5%,至44.6元。


  中国电信指出,其5G业务持续快速渗透,5G套餐用户达到约 1.11亿户,渗透率达到31.2%,移动用户数达到约3.56亿户,净增523万户。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上升43.9%,移动用户ARPU为45.6元,同比增长 2.7%,实现企稳回升。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最先商用5G的国家之一,韩国的运营商们也充分感受到了5G带来的益处,甚至还更早一些。发表在Mobile World Live上的一篇文章指出,2020年,该国三家运营商均录得移动收入同比增长,且ARPU大幅提高。来自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MSIT)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该国5G用户数达到1287万户,并且首次月增量超过百万户,考虑到韩国5200万的人口,这个数字相当可观。


  5G成功基因:中国缘何领跑世界


  据GSMA智库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62个国家/地区的157张5G网络投入商用。而中国5G的各项相关数据都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事实证明,“5G发展看中国”绝非虚言。在这背后,有着哪些成功基因?


  首先,“要想富,先修路”,中国在5G建网初期便提出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2020年底,我国就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独立组网模式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到今年3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81.9万个。一张广覆盖、高性能、优体验的网络是5G商业成功的基础,从中韩领先者的身上也不难看出,对5G部署投入越坚定、网络建设计划越明确的,越能最先获得回报。


  其次,5G用户规模的迅猛扩展,也有赖于终端生态的繁荣。去年我国新发智能终端中,5G兼容终端的出货量占比达到70%,更重要的是入门级价格已低至千元,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达到2.8亿台。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5G的未来”论坛上谈到,去年5G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超过8000亿元,其中半数来自5G终端消费。


  第三,要充分让用户体验到5G的差异化优势,业务创新必不可少。中国运营商在这方面的投入与探索可圈可点,开发了各式各样的沉浸式、交互式5GtoC应用和内容,作为结果,5G用户在APRU相对较高的视频业务、社交媒体业务、游戏业务方面的使用时长增长了16%;再比如浙江移动全国率先发展5G新消息,截至今年1月底,日活用户超过713万户、日均发送消息481万条。


  在“产业数字化”的驱动下,我国5GtoB也已进入到规模应用的前夜,去年三大运营商总计签署了1000多份合同,涉及金额12亿美元,制造、煤矿、电网、钢铁、化工、医疗等行业基本上实现了“从1到N”的复制。此外,远程控制、视频回传、机器视觉、实时定位等典型行业场景的应用条件皆已成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5G高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以频谱政策为例,我国不仅没有频谱拍卖,更是早在2018年4月就下发了降低部分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标准的通知文件,自发牌起的一至三年免收、四至六年减收频率占用费,同时降低3GHz以上的频率占用费标准。


  反观“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美国,最初运营商由于缺乏可用中频频谱只能在毫米波上“一条路走到黑”,好不容易盼来C波段拍卖又背上了高达810亿美元的庞大支出压力,或将影响后续建网节奏以及套餐设置。而此次拍出280MHz的C波段频谱中,有100MHz最早2021年底才能商用,剩余180MHz要到2023年。


  根据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要能继续扩散下去,首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采纳这种创新物,通常这个数量是人口的10%-20%。可以看到,随着中国5G渗透率跨过了这个门槛,价值增长进入了快车道。有了中国的“珠玉在前”,全球5G商用有望迎来又一波高潮。


  另一方面,5G不仅对运营商来说是门“好生意”,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焦点所在,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竞争力构建,成为了世界上各个主要国家/地区争夺的前沿高地。任何一项新技术在应用初期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对于已经发展得很快的中国5G,我们也应保持足够的战略耐性,未来必将可期。(蒋均牧)


  转自:C114通信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运营商都搞千兆宽带 年费动辄上万元谁会买单?

    根据预测,随着未来高科技应用对网速要求的提升,以及宽带价格逐渐平民化的趋势,千兆宽带在国内的普及尚需数年。
    2017-04-12
  • 三大运营商齐发力千兆宽带 专家称普及还需数年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三大运营商陆续开启了千兆宽带的试点接入服务,最近它们在千兆宽带上的宣传更是动作频频。千兆宽带能提供超快的极光宽带接入能力,但高昂的价格和硬件上的更新换代也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现阶段只有特...
    2017-04-20
  • 三大运营商降费先捏软柿子:国际通话资费全面下调

    在中国移动首家发布降费细则后,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费”举措进入全面落地阶段。中国联通昨日打出组合拳,宣布自5月1日起推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国际漫游资费下调,巴基斯坦、黑山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降幅为75%,最大...
    2017-04-28
  • 三大运营商“逐鹿” 窄带物联网迎暴发

    随着工信部对NB-IoT的大力推动,三大运营商加快了物联网生态的建设步伐。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规模化商用全面提速,产业即将暴发。但当前行业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物联网市场严重碎片化,因此需要尽快展开物联网技术研究和标准化...
    2017-05-0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