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发展再迎里程碑 中国移动6G网络架构技术白皮书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18





  尽管6G网络架构尚处于研究阶段,但中国移动近日发布的《中国移动6G网络架构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已被业界视为6G发展中的里程碑。


  这一业界最新研究成果是中国移动在2020年《2030+网络架构展望》白皮书的基础上,对6G网络架构的发展驱动因素、设计理念、总体设计、系统设计、组网设计等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介绍,如同移动通信系统的骨骼和中枢,网络架构是6G系统的核心。作为移动通信网络代际发展的核心标志之一,网络架构设计的前瞻性、可行性、兼容性将直接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成效,必须提前考虑。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6G网络架构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白皮书》对6G网络架构设计进行了前瞻性的尝试和探索,创新性系统化考虑了数字孪生、网络安全等多种要素,非常有意义。


  《白皮书》强调,6G网络的架构设计,既要面向数字化时代变革,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又要考虑新场景新需求的驱动,同时还要论证跨界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和引入的可行性。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说:“《白皮书》创新性地将6G网络架构的新特征归纳为三体、四层、五面,这是业界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度凝练,又通俗易懂的网络架构特性总结。”


  中国移动介绍,“三体”指网络本体、管理编排体、数字孪生体,“四层”为资源与算力层、路由与连接层、服务化功能层、开放使能层,“五面”是控制面、用户面、数据面、智能面、安全面。


  6G是全球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创新的焦点,全球通信技术强国、领先的运营商和技术公司均已加入6G研发行列。尽管面向6G的技术研发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它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又将怎样改变人类社会,是公众持续关注的问题。


  按照移动通信产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业界预测6G将在2030年左右商用。


  根据IMT-2030(6G)推进组发布的《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所展现的场景,6G将在5G基础上从服务于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最终助力人类社会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美好愿景。


  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说:“6G虽然是面向2030年之后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但5G的发展将为6G奠定基础。面向6G的技术与现有的5G技术逐渐结合,平滑过渡,将使现有的5G投资更有效,未来的6G发展更踏实。”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亦指出,网络架构需要向上兼容、向下发展,需要重视智能化对网络简约因素的作用,通过智能减少网络复杂性付出的代价,实现熵减。(记者 刘艳)


  转自:科技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工信部部长:5G服务于无人驾驶,中国已经着手研究6G

    工信部部长:5G服务于无人驾驶,中国已经着手研究6G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4G完以后还有5G,5G被越来越多地谈起,国际上每个国家都在发展5G。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在研究6G的发展,也就是第六代移动通信。
    2018-03-12
  • 预计5年后将出现6G通信技术

    预计5年后将出现6G通信技术

      俄媒称,俄罗斯软件发展协会(Russoft)主席、SafeNet工作小组负责人瓦连京·马卡罗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俄开发人员预计约5年后将出现6G通信技术。
    2018-06-06
  • 5G商用仍“遮面” 6G研究已“露脸”

      2018年下半年以来,5G在应用层面的成果已日渐增多。就在一些人对于5G还感到相对陌生的时候,6G“出现”了。近日,我国6G研究计划首度“露脸”。
    2018-11-15
  • 5G还没见面,6G已经“露脸” 东南大学发布“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

      东南大学昨发布“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分别是数字“克隆”人、6G移动通信先期研究、信息超材料、分子铁电材料、网络群体智能、数字化城市设计、高端芯片的超高能效设计、二维材料的精准构筑、
    2018-12-2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