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促消费须扩增量优存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14





  汽车类商品消费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是本轮多措并举稳经济促消费的重头戏。对于如何才能更有效发挥政策杠杆作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要回答和把握好三方面问题。


  首先,本轮扩大汽车消费政策和以往政策有何不同?


  一是汽车市场发展阶段不同。当前,我国汽车需求潜在增长率回落到3%-5%区间,消费逐步由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存量调整对市场的驱动力不断增强。


  二是政策受惠面不同。前两轮政策以排量为标准,优惠仅覆盖到1.6升及以下的中低排量车型;本轮政策同时考虑排量和价格,受惠车型延伸到2.0升以下、30万元以下车型,按排量和价格分别覆盖了86%和96%的数量比例,兼顾到了增换购消费升级需求。


  三是政策实施主体不同。前两轮优惠政策是在国家层面制定实施,本轮政策除中央政府外,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国家政策叠加共振,涉及增加牌照、购车补贴、以旧换新、消费券、个税抵扣等多种形式,优惠力度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四是政策实施时间不同。前两轮优惠政策周期分别跨了两年和三年,而本轮政策仅为半年,对汽车消费短期集中释放的作用更加突出。


  其次,本轮扩大汽车消费的潜力和发力点在哪里?


  在制定实施汽车促消费政策时,应首先明确政策的目标群体和发力点。当前重点群体大致包括三类:一是“要买不能买”。主要面向汽车限购城市积累的消费需求,增加牌照指标数量即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可买可不买”。目前有不少消费人群在私家车和共享出行中倾向于后者,在本轮疫情之后,政策优惠将促使部分消费者改变决策。三是“可换可不换”。主要是对经营、就业和收入预期有小幅调整,对换车仍在犹豫观望的消费者。


  对于这三类群体,政策重心也应向以消费升级为主的增换购消费转移,实施增量和存量相配合的政策。要突出顺势而为、借力打力,特别是指向增速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的热点领域和细分市场,如新能源汽车、20万-30万元升级车型、皮卡以及自行式房车等。这些细分市场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对价格反应较灵敏,政策效果也会更加明显。(王青)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前7月汽车消费保持回稳向好态势

    前7月汽车消费保持回稳向好态势

    数据显示,1—7月,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147.8万辆,同比增长2倍,已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较2019年同期增长1倍,占新车销量的10%。
    2021-08-19
  • 商务部详解促进汽车消费绿色发展

    商务部详解促进汽车消费绿色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1日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促进汽车消费绿色发展是全面促进绿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促进汽车消费绿色发展,有利于推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减排降碳,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
    2022-01-25
  • 4月中国汽车消费者口碑指数报告发布

    4月中国汽车消费者口碑指数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2022年4月,汽车销售服务口碑指数为92.12分,环比增长2.07分。4月数据覆盖了全国45个1-5线城市,101家经销商,31个品牌的1450个有效样本量。
    2022-05-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