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帮:抽烟与不抽烟的肺癌有何不同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27





  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有80%的患者属于这种类型,约75%的患者发现已经到了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肺癌发病原因不明,但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但是不吸烟也不代表不会患肺癌。肺癌帮介绍,不吸烟的人如果经常在二手烟、或者油烟的环境下,也会引发肺癌的发生。在女性当中肺腺癌的居多。
 
  
 
  53岁患者不吸烟,全身泛黄,检查查出肺癌
 
  53岁的老吴被医生确诊为晚期肺癌时,女儿百思不得其解:“你看,我爸的牙齿这么白,他从来不抽烟,怎么会得肺癌?”经过分析,可能与被动吸烟及居家环境的污染有关。
 
  今年入春,他全身泛黄,一个多星期也不褪。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医生们发现,老吴浑身泛黄是因为胆管堵住了。细心的医生们继续查下去,结果吓了家人一跳:肿瘤腹腔转移,导致胆管堵塞。而肿瘤的“源头”在左肺部,直径已经有5厘米-6厘米;不仅如此,他的左侧肾上腺也有一个直径4厘米-5厘米的肿瘤。
 
  女儿说,爸爸的朋友个个都是老烟枪,每次聚会,都弄得整个房间烟雾缭绕;因为住得近,大家关系又好,一周总有几次碰头,算下来,爸爸也有30多年的“被熏”史了。
 
  肺癌帮提示,建议远离吸烟人群和环境,尤其是经常做饭的女性,采取避免高油烟措施,防患于未然。
 
  抽烟是肺癌第一高危因素
 
  “我们曾用一天时间,专门对郑大一附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全院当天的住院患者约9000人,癌症患者约2000人,其中肺癌患者约200人。”李醒亚教授说,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40年前,临床上并没有这样的划分。病理专家发现,同样是肺癌,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部分肺癌细胞看起来形态特别小,但它们长得非常快,并且容易转移。这类肺癌晚期不适合手术治疗,只有化疗、放疗才有较好疗效。因此,为了和其他肺癌区别,医学界把这类肺癌定义为“小细胞肺癌”。据统计,小细胞肺癌患者中,95%的人都抽烟。
 
  “小细胞肺癌”之外的肺癌,统称为“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5%-90%。根据特点,“非小细胞肺癌”又具体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李醒亚教授说,抽烟是引起肺癌的第一高危因素。95%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都抽烟,90%以上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都抽烟。“有些人原本不抽烟,但因配偶抽烟,被迫抽了‘二手烟’。调查显示,吸烟者的配偶患上肺癌的危险性增加了30%。”“过去大家抽旱烟,没有过滤嘴,烟雾直接入肺,对肺的伤害很大。现在烟草公司为了打消烟民的顾虑,把香烟都加上过滤嘴,很多烟民有了安慰,继续抽烟。但大量的数据证明,过滤嘴过滤不掉烟草对肺的伤害,治标不治本,烟民中查出的肺癌患者不断增多。由此可见,香烟对人体的危害不是过滤嘴能避免的,尽快戒烟才是根本之道。”李醒亚教授说。
 
  两成肺癌和吸烟无关
 
  英国癌症研究会近日发布一个报告称:近年来许多禁烟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英国吸烟者人数持续下降,但肺癌仍是该国第一大癌症杀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诱发肺癌的其他因素在增加。大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其他因素引发的肺癌患者比例不断上升,已从十分之一上升到五分之一。
 
  英国的结论是:有两成肺癌和吸烟无关。这个观点和李醒亚教授的研究不谋而合。
 
  半年前,李醒亚教授曾带领研究生调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某一天内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半天后,数据出来了:共调查266人。181名男性中,28人无烟草接触;85名女性中,只有一人自己抽烟,42人从未接触香烟,42人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二手烟。
 
  他们没有抽烟,也没有接触二手烟,怎么还会得癌症呢?
 
  李醒亚教授说,大气污染(特别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厨房里的油烟、使用劣质的煤和干柴烧火做饭、室内的氡气等,都是导致肺癌的重要诱因。其中,大气污染这一项,完全不是个人能避免的。
 
  最近发表在《柳叶刀肿瘤》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当1立方米空气中的PM2.5每增加5微克时,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18%;当1立方米空气中的PM10每增加10微克时,患上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风险会增加22%。
 
  怎么办?必须提前预防并坚持体检。尤其是长期生活在污染空气中的高危人群,最好接受肺癌的早期筛查。
 
  李醒亚教授说,目前,我国健康体检时筛查肺癌最常规的方法是拍胸片。但美国医学会发表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拍胸片可发现部分肿瘤,但远不如CT敏感。
 
  近期美国进行的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螺旋CT比胸部x线更易检测出肺结节和肺癌,包括早期肺癌,并能显著降低肺癌致死率。普通的肺部CT,也比胸部x片诊断率高,但它的辐射剂量大约是胸片的100倍,所以,低剂量螺旋CT才是肺癌早期筛查的首选。
 
  据了解,对于吸烟导致的肺癌,发生基本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对于没发生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不能使用靶向药物,也没有特效药治疗,没有治愈的希望。目前美国PD-1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显著功效。一项临床试验表明:对有吸烟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使用pd-1的有效率更高。有吸烟史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46%(65位患者中30位有效),而无吸烟史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仅为27%(11位患者中3位有效)。研究称,这是因为吸烟患者的癌细胞突变率较未吸烟患者高。而癌细胞高突变的患者一般来讲疗效更好一些。
 
  肺癌帮最后提示,肺癌患者不要执着追求靶向药物,并非每个患者适合。在肺癌帮APP里有患者求药的信息,国外一些靶向药物在国内并没有上市,有的患者从各种渠道购买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服用靶向药物需经过基因检测是否发生突变,另外还需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切忌盲目服务。
 
  转自:亚洲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