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亮张悦然文学对谈:真正的写作开始于异乡

    “到香港后,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冲击,令人开始思考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葛亮在6月1日举办的“遥望北鸢,时光成茧”对谈中表示。
    2017-06-06
  • 严歌苓:《芳华》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

    严歌苓又出书了!北京的四月春光短暂,在京城朝阳门街道27号院一处清静优雅的四合院内,一身紫色夏装的严歌苓妆容精致、坐姿挺拔,为新作《芳华》接受了记者采访。
    2017-06-05
  • 新中国第一套少儿百科全书:经典能否“复活”?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以下简称“中少百科”)是新中国第一套专门为少年儿童编写的百科全书,曾创下累计销售300多万套的佳绩,成为80后、90后的集体记忆。
    2017-06-02
  • 冯骥才:书是文化的种子

    6月1日,75岁的冯骥才,带着自己的两本新书《冯骥才艺术谈》和《意大利读画记》,现身廊坊书博会。发布会现场,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读者。
    2017-06-02
  • 机器人小冰出版诗集 充其量是个语言游戏?

    “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 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 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 要先做一场梦……”你相信吗?这些诗句不是诗人写的,而是出自人工智能虚拟机器人微软“小冰”之手。
    2017-06-01
  • 李洱:口袋书是对碎片化时代的回应

    上海文艺出版社携手作家格非、李洱和青年作家张天翼,日前在京举行“小文艺·口袋文库”系列图书首发式,并与读者一起探讨“碎片化时代的阅读”。
    2017-05-31
  • 《苏菲的世界》作者贾德来华: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哲学家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昨天,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和中国哲学家、作家周国平一起现身,见证“贾德哲学启蒙少儿书系”的首发。
    2017-05-27
  • 《百年孤独》出版50周年 怎么才能读懂它?

    《百年孤独》出版50周年 怎么才能读懂它?

    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爱好者大概都比较熟悉这个名字。他被认为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7-05-27
  • 奥巴马:《三体》具想象力,描述整个宇宙命运

    奥巴马即将卸任,根据美联社近期的民调,即将离开白宫的奥巴马,他的支持率也远高于即将就职的特朗普。奥巴马无疑是美国现代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也可能是最爱阅读与写作的总统。
    2017-05-25
  • 文创应多些“耐消费”的东西

    凹凸不平的砖头路变成了平整光洁的青石板路,五花八门的招牌代之以古色古香的木匾,臭豆腐、酸辣粉等小吃店也已“变身”为民俗文化体验馆……
    2017-05-25
  • 曹文轩新作《穿堂风》:教给孩子“悲悯”和“大爱”

    近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最新作品《穿堂风》问世,这也是曹文轩获奖之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据悉,《穿堂风》是“曹文轩新小说”系列的首作,第二部作品《蝙蝠香》也将于今年7月与广大读者见面。
    2017-05-23
  • 网络文学海外受欢迎 中国网文为何走红

    去年开始,一家名为wuxiaworld的网站进入大众视野,中国人一般称之为武侠世界。虽以武侠命名,但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网站。创始人叫赖静平,曾是美国驻越南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在网站上,他的网名是RWX,是金庸小说《笑傲...
    2017-05-22
  • 安徒生,时代先驱被简单化

    2017年度安徒生奖近日在安徒生故乡丹麦奥登塞市颁发。中国青年学者李文婕获此殊荣,成为继林桦(1997年)和石琴蛾(2006年)之后,第三位荣膺此奖的中国人。
    2017-05-22
  • 在朋友圈晒书就是“装”吗

    读完新买的诗集后,覃用了10分钟在手机上狂敲屏幕,删删改改写出上百字的读后感,但几番犹豫之后,她还是将这条未发出去的微信朋友圈动态删掉了。
    2017-05-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