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银玫瑰”梁宁放声国家大剧院 再现“银玫瑰瞬间”

    由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创作的歌剧《玫瑰骑士》6月7日至10日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与观众见面。这是继2015年歌剧《玫瑰骑士》在国家大剧院首次亮相后迎来的又一“银玫瑰时刻”。
    2017-06-12
  • 以新媒体为媒 传统文化出深闺

    不久前,杨伯峻的《论语译注》2016年畅销46万册的数字曾引发社会热议。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好地接受,中华书局围绕这本学界认可的高水平普及读物开发了简体字本、大字本、精装本、口袋本、中英文对照本。
    2017-06-12
  • 莫言同名小说改编歌剧《檀香刑》将上演

    “和《红高粱》一样,《檀香刑》也是根据历史真实发生的事件改写的,是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一部小说。”日前,在山东济南召开的民族歌剧《檀香刑》首演新闻发布会暨主创人员媒体见面会上,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道。
    2017-06-12
  • 景德镇陶瓷艺术展频现珍品 展现独特神韵

    继5月“归来·丝路瓷典”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亮相后,“国之瑰宝——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再度“登陆”中国政协文史馆,让京城百姓和游客可以集中领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
    2017-06-12
  • “南海一号”文物首度“出海” 海上丝路珍品亮相汉堡

    “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8日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开幕。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汉堡市文化与传媒事务参议员卡斯滕·布洛斯达等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
    2017-06-12
  • 京城八位手艺人评得“南锣工匠” 重文不重商

    京城八位手艺人评得“南锣工匠” 重文不重商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南锣工匠”表彰大会举行,这是该街道首次评选“南锣工匠”,8位获奖工匠来自文化创意、文化传承和传统手工艺三大行业,今后,这也是升级改造后的南锣鼓巷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未来两至三年,南锣鼓巷将完成...
    2017-06-09
  • 美院毕业生不再热衷VR新技术 毕业展从传统文化找灵感

    美院毕业生不再热衷VR新技术 毕业展从传统文化找灵感

    步入6月,京城各大美院接连迎来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毕业展。在这里,可以遇见未来的艺术家在青年时代的奇思妙想,也能预知接下来若干年可能出现的艺术新潮。与往年相比,曾经大热展场的VR、AR技术开始隐退,一度被视为老土...
    2017-06-09
  • 艺术界风向标“中国艺术权力榜”走过十年

    素有国内艺术界“奥斯卡”之称的“中国艺术权力榜”,6月3日在京揭晓“年度美术馆”“年度艺术家”“年度特别贡献奖”等多个艺术大奖。
    2017-06-08
  • 国产电影海报 拿来主义还是白来主义

    国产新片不断,接连推出的电影海报却饱受诟病,《美好的意外》、《放学后》等国产片海报一经推出,便纷纷被指“抄袭”、“辣眼睛”。国产电影海报应当如何面对非议,真正助推电影宣传?
    2017-06-08
  • 英媒称:“中国设计”不是功利标签

    英媒称,有着设计界“风向标”之称的米兰设计周是全球设计界最高规格的年度盛会,但越来越频繁现身米兰的中国设计师们鲜有能真正成为设定风向的人。
    2017-06-08
  • “共享单车”入高考作文题 时代新风扑面来

    遍布中国城市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进入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7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公开,勾起公众对曾经参加过的高考的回忆。
    2017-06-08
  • 九大指挥家齐聚大剧院 纪念中国交响乐奠基人李德伦诞辰

    前晚,在已故指挥大师李德伦诞辰100周年之际,著名指挥家汤沐海、邵恩、胡咏言、余隆、谭利华、陈燮阳、徐东晓、张国勇和李心草九位活跃在中国当今音乐舞台的指挥家,齐聚国家大剧院。
    2017-06-08
  • IP在影视界大热后的理性追问

    2014年被称为影视界的IP元年,以小说、动漫及游戏为题材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不断探索并强势进入消费者的视野,至今用大热来形容IP似乎都不足以表现它在影视界的统治力。
    2017-06-07
  • 长城保护维修山海关共识:不进行原址重建或大规模修复

    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长城保护维修山海关共识》,“长城保护以现状保护为主要任务,长城维修以加固文物本体、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以维护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风貌为核心目标”。
    2017-06-0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