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看电:火电优化需三管齐下


时间:2012-01-17





  2011年11月的寒风吹落了北方的树叶,也吹凉了山西13家火电企业负责人的心,在联名上书政府表示无力买煤无果之后,13家企业负责人迫不得已进京“上访”,向国家有关部门求援。他们走到了“悬崖边”。


  山西13家火电企业的境况也着实反映了目前我国火电行业的现状。“拯救火电”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十二五”开局之年。


  如今连生存都困难的火电企业,在“十二五”接下来的四年里,该如何担当起我国经济发展电力供应的重任?“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火电,任何一种能源形式单拿出来都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电力的需求,”这是所有受访专家一致的结论,“火电要优化发展,从布局、经营方式和运行方式三方面进行优化。”


  火电布局东退西进优化清洁多元将唱主角


  “虽然眼下火电企业举步维艰,但‘十二五’期间,仍要继续发展煤电,而且必须  坚持优化发展煤电的方针。”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曹乐人表示。


  尽管能源“十二五”规划仍未出台,但从相关政府部门召开的会议和出台的文件中已经能勾勒出“十二五”火电发展的路线。


  国家能源局在今年初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合理控制火电规模,严格控制在东部沿海地区新、扩建燃煤电站;环保部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对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北的部分地区,严格控制煤电发展,仅考虑支撑电源建设和消耗进口煤炭的电厂建设。


  五大发电集团也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上纷纷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大幅削减不具备资源条件地区、高煤价低电价地区火电投资规模。


  “我国东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已经难以承受新建大型燃煤火电厂,必须进行结构优化,预计‘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火电投资和所占比重将有所下降。”中电联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表示,“东部地区火电受限,但符合国家政策的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机组的发展相对会宽松很多。”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火电开工规模3亿千瓦,投产2.9亿千瓦。预计2015年煤电装机达9亿千瓦左右。“十二五”后,火电比重将从2010年的80.8%下降到2015年的78%。


  与东部火电“大撤退”的情况相反,未来,西部地区火电装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大型坑口燃煤电站,也就是建设煤电一体化基地。


  国家有关方面已经开始着手“十二五”期间16个重点煤电基地的开发建设,可开发总规模超过6亿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装机规模4亿千瓦左右。预计“十二五”期间,煤电基地开工2亿千瓦,投产1.5亿千瓦,占火电新增装机的52%。“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四省区集中了全国近50%以上的煤炭储量,从这方面看‘十二五’期间这四省区的火电装机将大增。”薛静表示。

  “‘十二五’期间火电发展不仅结构上要优化,运行方式上也要进行优化。”曹乐人表示。


  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建民曾在今年召开的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年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火电装机结构将进一步得到调整,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煤电机组将是火电建设的大方向,60万千瓦、10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将继续发展。他预计,到2015年,空冷机组容量将占全国火电机组的12%。


  技术方面,未来会开展700摄氏度先进超超临界和600摄氏度的12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究和示范。


  胡建民表示,通过对现役燃煤机组进行节能技术优化及强化运行管理等措施,“十二五”期间,全国燃煤机组供电煤耗可降低4.6克/千瓦时。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