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作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09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是补短板的有力举措,也是提振需求的有效手段,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前期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基础上,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19项接续政策措施,明确要求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也分别就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部署。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形势下,全力扩大内需,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受部分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波动,整体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速。基建投资更是一枝独秀,同比增长7.4%,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现阶段,继续发挥好基建投资的积极作用,对于稳住经济基本盘意义重大。


  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作用,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方面,要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打通“毛细血管”,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通过精准施策,实现结构优化。通过补齐基建短板、提振需求,缓解当前内需不足,同时挖掘新的市场需求,推动新产业新场景落地,以基建提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作用,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近日出台的19项稳经济接续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有关部门还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首次将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地方专项债适用范围,同时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REITs基金等投资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作用,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的要求,既要算好经济账,又要算好综合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杠杆效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劲动力。(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数字经济,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在疫情冲击之下稳增长与托底经济的重要考量,也是培育中国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培养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之举。
    2021-09-16
  • 基础设施超前建设要把握好度

    基础设施超前建设要把握好度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但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而且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2022-05-3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