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劲不松 持续练内功 湖南吉首“摘帽”不摘政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30





  核心阅读


  脱贫之后,还要扶贫吗?今年4月摘帽的湖南吉首市给出了答案:整体脱贫不代表全体脱贫,面上脱贫不代表点上脱贫,为巩固脱贫效果,防止再度返贫,吉首继续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干部管理更严格,完善制度防止干部产生懈怠情绪;产业政策更科学,将建立市乡村户四级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框架;扶贫理念更和谐,适当提升普惠性政策标准,兼顾帮扶相对贫困的非贫困村和非建档立卡户。


  今年4月,经湖南省政府批复,作为省级贫困县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正式脱贫摘帽。脱贫了,还要扶贫吗?思路有何调整?8月,记者赴吉首展开调查。


  产业政策更科学


  将建立市乡村户四级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框架


  走进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漫山遍野全是茶园。“一共15000亩,村里除了房屋、道路、河流、树林,就是茶叶。”村支部书记向天顺笑着说道,“全村人均种茶5亩,2017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300元。”


  49岁的杨全新,全家9口,因为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只有他一人有田地,面积不足半亩。以前只能靠在城里打点小工维持生活,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户。今年仅春茶一项纯收入就达3万多元。


  “我家现在一共是16亩茶园,开摘的只有6亩,我今年打算再开发四五亩。”杨全新说。


  “不是只有半亩田吗?怎么出来16亩茶园?”记者很不解。


  “开荒山。”向天顺解释道,2012年当地政府开始发动群众种茶,从当年腊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全村一次性开发茶园5000亩,“除了大年三十吃顿年夜饭,村里人全在山上。”


  “现在茶叶这么好卖,荒山早没了吧,怎么还有地方再开发?”记者再问。


  杨全新笑而不语,向天顺继续解释:村里有一部分公用山地,为鼓励村民种茶,村里的政策是,谁开发收益归谁。所以,村民们首先开发的大都是村里的公用山地。“他现在要开发的才是他自家的山地。”


  积极性咋这么高?就不怕有风险?杨全新答得实在:“就算不成功,只要干,政府有补贴哩!坐在家啥也不干,就什么都没有。”


  向天顺告诉记者,茶农每新开发一亩茶园,除政府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外,稻田每亩还可享受1200至1800元(旱地200至800元)的培管费补贴。建档立卡户在以上政策外,每人还可以享受不超过15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


  在河溪镇易地搬迁百里安置区,8栋六层楼房整齐排列,旁边有一栋二层建筑正在施工。河溪镇党委副书记吴春建介绍说,这是为安置区配套建设的“扶贫车间”,这家电子厂预计今年12月投产,可解决100至150人就业。吴春建说,除了电子厂,在安置区附近,还将建起百里工业园。


  吉首市委书记刘珍瑜认为,发展产业和转移就业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吉首市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有乡村旅游业、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和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区开办扶贫车间等。此外,还鼓励建档立卡户外出务工就业,对外出务工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建档立卡户,每人每年奖补800元,同时按省内200元、省外4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补贴。据吉首市就业局估算,自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1.4万余人,总收入4.27亿元。


  今年4月,吉首市印发了《2018—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办法》,提出建立市、乡、村、户四级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框架。“发展到户产业,见效最快最直接,是在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之外的有益补充。”吉首市扶贫办主任刘筱华说,巩固脱贫效果,需要打出多种形式的组合拳。


  帮扶措施更普惠


  消除建档户和非建档户间的“悬崖效应”


  今年5月,吉首市公布了包含40个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重点村”的名单,一定3年,每年投入50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


  “其中有11个原来是非贫困村。”吉首市扶贫办副主任科员张忠文告诉记者,因受相关政策影响,2014年确定的部分非贫困村,其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也较差,“特别是经过3年扶贫以后,这些村子与脱贫村相比,基础设施就更显落后。”


  矮寨镇排兄村党支部书记龙川江就深有感触:与排兄村交界的幸福村,经过3年扶贫,不仅亮了路灯、铺了青石板路,还完成了全部民居改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吸引了大批游客,村民们开始尝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可我们村,因为没评上贫困村,变化较慢,村民经常抱怨我们村干部没有能力。”


  听说村里被定为“巩固提升重点村”,龙川江总算松了一口气。“我们村有高山金秋梨,和周边两个村子一起,形成了2000多亩的种植面积。近几年,政府年年组织办‘开园节’‘梨花节’,让梨子和村子都有了一些名声。”龙川江期待地说,“等项目资金到位后,我们也要修路、修公厕、搞绿化,发展乡村游。”


  “脱贫摘帽后,吉首市需要巩固提升的不仅是4.3万贫困人口,而是16.8万农村人口。”张忠文认为,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防止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的“悬崖效应”值得注意。


  刘筱华表示认同,“部分非建档立卡户虽然达不到贫困户的标准,实际上也处于贫困边缘。但现在给予建档立卡户的产业、住房、医疗等扶贫政策,与非建档立卡户相比,差异较大。”


  “我们适当提升了普惠性政策标准;对非建档立卡户中的相对贫困户,通过加大各方扶持力度、发动社会组织救助等形式,解决其孩子上学、重病大病等问题。”刘珍瑜表示,下一步,吉首市将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干部管理更严格


  工作队员依然每月驻村至少20天


  张黎明是吉首市经信局驻矮寨镇家庭村第一支书,为发展村里的西瓜产业,今年他自掏腰包1.6万元,请贫困户试种了10亩,还把住在其他乡镇的父亲喊来,无偿指导村民种植。“10亩地能产西瓜4万到6万斤,目前已经卖出去1万来斤,批发价每斤1块钱。”张黎明说,已经有好几户老百姓找到他,想跟着他种西瓜。


  “去年工作特别辛苦,经常加班加点,想着脱贫以后能轻松点,没想到一点也不轻松。”张黎明说,市里仍然要求工作队员每月驻村至少20天,宿村至少10天。“驻村每天打卡2次,朝九晚五;宿村每天打卡4次,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


  今年以来,吉首市共有19名未遵守驻村宿村规定的扶贫干部被通报批评、7名被给予诫勉处理,还有7个驻村扶贫责任单位的分管领导被约谈。另外,吉首市委组织部与市纪委一道,对4名扶贫不力的干部予以党纪立案,最终处分2人。“去年,对扶贫干部最严重的处理是‘通报’和扣单位、个人作风建设‘双百分’,没像今年这样出重拳。”吉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驻村办主任杨志解释,“为防止脱贫以后干部们产生懈怠情绪,我们的管理不是松了,而是更加严了。”


  杨志介绍,吉首脱贫以来,市委组织部完善、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加强对扶贫干部的管理。“前段时间,有驻村工作队反映,村支两委和乡镇驻村干部不作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8月通过走访、发问卷等形式,形成了对工作队员、村支两委干部、乡镇驻村干部等上千人的综合报告,评定出好、中、差三个档次。”杨志说,他们将根据评定结果,提出组织处理意见,“9月全部落实到位。”


  对扶贫干部,除了严管,还要厚爱。杨志介绍,吉首市今年投入18万元,为500多名驻村工作队员和乡镇驻村干部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同时,实行扶贫干部年终绩效考核单列制度,“扶贫干部的绩效只看他的扶贫工作成绩,不受派出单位整体考核结果影响。”


  “整体脱贫不代表全体脱贫,面上脱贫不代表点上脱贫,现在脱贫不代表永远脱贫。”刘筱华说,尽管已脱贫摘帽,但吉首仍有1%的贫困人口,另有10%的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这些脱贫户,大多发展能力还不够强,稳定脱贫致富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出现大病或其他意外,很可能再次返贫。”


  刘筱华表示,脱贫了,仍需长期扶贫。“目前,省里对我们没有出台新的考核指标。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把脱贫之前的工作继续做扎实,反复回头看,查漏补缺。”


  “对吉首来说,目前的各项工作,五个手指头伸出来,精准扶贫仍是大拇指。”吉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向洪琼补充道。(记者 杨彦)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湖南6924个贫困村将实现光伏电站全覆盖

    湖南6924个贫困村将实现光伏电站全覆盖

    记者从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能源局等部门了解到,湖南省将用3年时间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全省6924个贫困村将利用村内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其他设施建设村级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规模约达90万千瓦。
    2017-05-09
  • 湖南3000万专项资金用于旅游扶贫

    日前,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与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印发《2017年度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决定2017年度省级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000万元,选择30个县,每县选择一个贫困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2017-05-12
  • 湖南:探索“绿色扶贫”新模式

    5月26日,在长沙举行的匈牙利刺槐新品种暨泓森槐种养循环扶贫产业交流会透露,我省正在引进刺槐新树种,探索“绿色扶贫”新模式。
    2017-05-31
  • 湖南娄底3年内将建498个村级光伏扶贫站

    湖南娄底3年内将建498个村级光伏扶贫站

    近日,湖南省娄底市召开光伏扶贫和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从今年起,娄底市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498个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总规模约3 5万千瓦,总投资2 5亿元。
    2017-06-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