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网建设为脱贫攻坚添动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10





  9月6日,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依洛地坝乡则且村电网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9月30日完工。届时,则且村户均配变容量将由原来的0.23千伏安提升到1.93千伏安,供电半径下降到500米以内,供电可靠率达99.6%,为该村如期脱贫摘帽注入强劲动力。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四川大力实施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根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据,2016至2017年,该公司在四川累计投资137亿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53.44亿元用于改善3473个贫困村电网状况。截至2017年底,6732个贫困村电网已满足未来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完全匹配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整体安排,为169万人脱贫提供电力保障,将确保无一人一户因电力原因影响脱贫。


  稳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


  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四川省农村电网(国网供区)各项指标显著提高,农网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从2015年的99.50%和98.40%提高到2017年的99.85%和99.20%,户均配变容量由1.48千伏安提高到1.61千伏安,全面消除农村现存“低电压”问题。通过“新甘石联网”、甘孜州“电力天路”等一批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阿坝壤塘、甘孜石渠等14个县域电网的“孤网”运行问题,实现县域电网全部接入国家电网主网。


  加大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力度


  “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年3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了“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动员会,投资210亿元,精准解决“三区两州”地区在供电能力、装备水平、供电质量等方面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其中,四川省涉及“三区两州”中的四川藏区(包括:甘孜藏区自治州、阿坝藏区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共36个贫困县、2809个贫困村。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专项建设方案要求,结合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在2018-2020年三年规划投资53亿元,进一步解决“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户均配变容量偏低、设备老旧、新增“低电压”等问题。


  结合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时序调整和相关要求,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于2017年底再次摸排贫困村用电需求,制订了“2018-2019年贫困村电网改造两年攻坚计划”。2018年投资20亿元,实施1193个贫困村农网改造项目,2018年底将提前实现乐山、泸州等10个地市全面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2019年将实施611个贫困村改造项目,提前一年实现国家电网供区贫困村电网改造全覆盖。


  对口帮扶地区供电水平全面领先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参与凉山州喜德县和乐山市马边县精准扶贫工作,并定点帮扶2个深度贫困乡和5个贫困村,目前已有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该公司系统各基层单位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帮扶甘孜州康定市、乡城县及147个贫困村,目前已有70个村脱贫。


  其中,凉山州喜德县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参与帮扶贫困县。截至2017年底,喜德县低压台区平均供电半径由2015年底的1100米缩短至500米,户均配变容量由0.8千伏安提高到1.3千伏安。预计2018年电网项目实施完成后,喜德县136个贫困村供电能力将全面满足脱贫攻坚需求,是全省首批实现贫困村电网改造全覆盖的县域之一。


  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定点帮扶贫困村。2016年,投资179.17万元实施农网改造,户均配变容量由1.17千伏安提高到3.16千伏安,供电能力显著提升,户均用电量由改造前的20千伏安时/月提高到40千伏安时/月,实现贫困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产业+智力+爱心”扶贫模式效果显著


  近年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探索出富有电网企业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产业+智力+爱心”扶贫模式。


  打造产业品牌。以“产业发展”为关键,创新工作思路,分别在马边县和喜德县成立扶贫开发农业公司,抽调公司员工专职负责农业公司运营,统一回购贫困户种植、养殖的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开启“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产业发展模式,成功打造“彝兴”和“丽火”两个绿色品牌。截至目前,两个农业公司累计实现产值达3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100万元以上。其中,阿吼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000元增长到5000多元。


  强化智力发展。对外,坚持“授人以渔”教育扶贫理念,加强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免费培训400余名电力专业藏区学生,提高贫困地区电网运营管理能力,形成贫困群众与电网企业双赢局面;开办党课和农民夜校310期,广泛宣讲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对内,实施人才援藏,技能鉴定“送考进藏”、藏区对口帮扶等系列工程,不断提升藏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了贫困地区供电优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爱心帮扶。在藏区、彝区等贫困地区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及电力希望小学,建立“川电留守学生之家”210所,捐资助学2700余人,让13万余留守学生受益。国网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马边县高石头村、喜德县阿吼村等147个村开展精准帮扶。推进党员服务队进农村、进老区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集中支援巴中等革命老区电力建设。深化“红细胞”“三本台账”等载体,在贫困乡、村等地建立“心连心”服务站,设置“电力片警”,定点联系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1.69万户,开展志愿服务3.53万次,真正架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胡朝辉)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四川开展两大行动 打通就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四川开展两大行动 打通就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技能培训脱贫和就业促进脱贫两大行动,以实现今年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0万人,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的目标。
    2017-05-05
  • 四川:首创四项扶贫基金 扫清扶贫政策盲点

    5月9日,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四项扶贫基金的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基金筹集、救助范围、救助程序、监督考核等细则,使四项扶贫基金运行更...
    2017-05-11
  • 四川新建凉山扶贫大通道投入超800亿元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宜攀沿江高速公路项目日前成功签约,预计年内开建。该项目约三分之二路程穿越凉山彝族自治州,当地5个县将迎来首条高速公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
    2017-05-16
  • 四川将以六大举措推动旅游扶贫再上新台阶

    近日,四川省旅游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阿坝州黑水县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四川将以六大举措全力推动旅游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7-05-2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