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产业根基 巧用金融工具——宁夏盐池县脱贫纪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13





  宁夏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40年来,从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到金融扶贫,盐池县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扶贫开发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盐池县紧抓政策机遇,厚植产业根基,巧用金融工具,走出了一条“产融保”相结合的金融扶贫新路,成为宁夏首个脱贫摘帽贫困县。


  育好产业的“苗”


  两周卖出45吨,均价达到每公斤90元,盐池滩羊10月份入驻盒马鲜生之初便“战果”颇丰,预计年底进驻门店数将达80余家。作为地标性农产品,盐池滩羊走向全国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实施品牌战略、稳定行业发展做出的诸多努力。


  盐池县是“滩羊之乡”,滩羊产业为当地农民贡献了50%以上的收入。虽然滩羊品质好,但因产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滩羊肉价格曾陷入低迷。为跳出普通市场的“红海”,盐池县决定实施品牌战略。


  “产量低决定了盐池滩羊不可能拼量,我们要瞄准中高端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最终实现‘盐池滩羊难得一尝’。”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说。


  以滩羊肉入选G20杭州峰会食材为契机,2016年起,盐池县领导班子趁势到杭州、深圳等十多个城市举办推介会,依托鑫海等一批龙头农企,去年盐池滩羊畅销全国35个大中城市,外销比例由20%提高至30%,品牌价值达68亿元。


  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稳”。近两年,盐池县通过滩羊协会和滩羊集团,稳住滩羊市场及价格。滩羊从补栏到出栏,全县103个滩羊协会都会登记造册,摸清滩羊底数。去年组建的滩羊集团则着手滩羊收购与销售的统一工作,并发布市场指导价稳定行业整体利益。


  “协会登记在册的羊,集团会以高于市场价的指导价收购。这既保证农民增收,也将企业和商户统一起来,避免恶性竞争。”滩羊集团董事长黄玉邦说。


  在产业“组合拳”的推动下,盐池滩羊肉售价稳定上涨,目前达到每公斤70元,今年淡季最低价也达到每公斤50元,高于每公斤34元的养殖成本。


  引来资金的“水”


  产业的“苗”要长大,还得引来资金的“水”。盐池县从互助社开始,培养农民诚信意识,并通过构建覆盖所有贫困户的评级授信体系,让银行敢放贷、愿放贷。


  盐池县2006年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为社员提供最高1万元的借款。之后的“千村信贷”则将互助社与农村信用社捆绑,互助社推荐的社员,农信社最高可给予互助资金10倍的贷款,有力地撬动了发展资金。


  经过12年的滚动发展,盐池县互助资金规模达2.27亿元。更重要的是,互助社培养了一批诚信农民。盐池县高沙窝镇长流墩村党支部书记赵红林说,互助社实行五户联保,谁借钱不还,不仅今后难贷款,在村里也抬不起头。诚信就是村民的“脸面”,大家都很珍惜。


  有了互助社打下的基础,2015年起,盐池县探索建立贫困户诚信度占比60%、免担保免抵押的评级授信模式,将贫困户评为四个贷款授信级别,贷款额度最低2万元,最高10万元以上,把信用变成“真金白银”。盐池县扶贫办主任范钧说,目前,盐池县建档立卡户贷款规模达8.2亿元,户均贷款8.8万元,实现了“应贷尽贷”。


  资金“活水”持续注入,产业对脱贫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截至去年年底,盐池县共减贫3.2万余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8145元,贫困率降至0.66%。盐池县麻黄山乡贺背湾村贫困户宋国善去年贷款8万元将养羊规模扩大到200多只,当年就脱了贫。他说:“前两年羊肉价格低时赔得人不敢养,现在养羊效益好,我们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呢!”


  织密保险的“网”


  贫困地区底子薄,产业抗风险能力弱,而“扶贫保”则为贫困群众织起一张防范因意外、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的“安全网”。2016年起,盐池县通过家庭成员意外伤害险、大病补充医疗险“保人”,特色农业险“保产业”,借款人意外伤害险“保贷款”,让贫困户发展产业、银行放贷更有底气。


  “风险是均等的,不分贫与富”。盐池县探索“扶贫保”由特惠向普惠转变,目前实现了大病补充医疗险、家庭成员意外伤害险农村人口全覆盖,贫困户保费由扶贫资金兜底,普通户则需自付部分费用。


  同时,政府不能永远为“扶贫保”买单。为转变群众观念,盐池县还逐渐提高特色农业险贫困户自付比例,目前,除了在保额上略有不同外,贫困户和普通户参保几无差别。


  3年来,“扶贫保”让贫困群众吃上了“定心丸”。去年,盐池县花马池镇田记掌村贫困户赵红金拿出1400多元为家里的400多只滩羊购买了“扶贫保”,当年因意外死亡的30只保险公司很快就为他办理了1.5万多元的赔付。


  “出了天灾人祸我们真担不起,以前我们觉得保险是骗人的,现在,村里普通养殖户都买保险,我还给全家人都买了商业保险。”赵红金说。(记者 许晋豫)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说起茶产业,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如数家珍:“以前村民们只是粗放型的种植、加工。现在村里围绕茶叶产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大增加了茶农收入。”
    2017-05-17
  •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一个矢志不渝的决心,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心,一颗...
    2017-05-22
  • 小媒鸭 助农发——安徽枞阳媒鸭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如今枞阳每年可销售媒鸭50万只以上、媒鸭咸蛋6000万枚以上,媒鸭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数千户农户年获利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带动了上百户贫困户脱贫。
    2017-06-05
  • 两部门将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

    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扶贫办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的意见》。
    2017-07-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