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旅游扶贫“遍地开花”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29





  旅游扶贫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从国家出台各类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到文旅企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都给旅游扶贫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和活力,也为未来旅游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提供了借鉴。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山东沂水县积极将旅游扶贫工作全面融入“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大格局,放在乡村旅游工作的第一位来抓,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以发展特色农家乐、精品采摘园、精致旅游商品、高档民宿、新型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产品为抓手,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成果有机融合,旅游扶贫成果明显,四门洞、桃棵子等12个重点旅游扶贫村村集体及2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56人从中受益。


  扶贫工作要以产业培植为支撑,为使旅游扶贫工作由“输血”变“造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推动旅游扶贫村精准开展各项建设,站在乡村旅游发展前沿,沂水旅游部分别聘请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济南新绿豪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等5家有旅游规划资质单位给桃棵子村、四门洞村等5个国家、省级重点旅游村编制了既理念先进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扶贫规划。


  通过对旅游资源条件、发展前景、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意愿、与景区结合度等方面的具体分析,确定桃棵子村、四门洞村、留虎峪村、后武家庄村、圣水坊村等5个村分别以“红嫂故里民俗园”、“月亮小镇”、“山水画廊院里院外”、“峡谷人家”、“圣水第一坊”为主题全面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工作。其余7个市级重点旅游扶贫村也陆续编制了旅游规划。规划及定位决定思路,为取得良好扶贫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多重策略,沂水旅游重点扶贫村取得了较好的扶贫效果。农家乐、民宿、采摘园、旅游步行街及观光游乐设施等乡村旅游产品已成体系,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导向系统、停车场、游路等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基本满足需求,吸引了临沂、青岛、潍坊等地的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2018年,促进5个国家、省级旅游扶贫村村集体均增收3.5万元,45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60元;7个市级旅游扶贫村村集体均增收1.9万元,促进了12个重点旅游扶贫村全面脱贫。


  接下来,沂水旅游将继续以脱贫为目标,以增收为核心,围绕实现良性发展的目的,把国家、省、市确定的旅游扶贫村作为工作重点,根据每户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坚决搞好旅游扶贫攻坚,用美丽产业打开致富门。充分发挥旅游作为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作用,通过旅游项目打造、上级政策争取、资金倾斜、教育培训、规划设计、整合力量、科学运营建成项目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着力推动扶贫村、扶贫户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记者 高杰)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安徽以绣花的功夫抓好旅游扶贫工作

    今年,安徽将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力度,把“八个一”工程作为各级旅游部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绣花的功夫抓好旅游扶贫工作。
    2017-06-02
  • 河南鹤壁淇滨区推进旅游扶贫 古村游火了 村民富了

    目前,特色农家乐建设、传统手工艺人、淇河生态走廊步道等项目正加快实施,项目营运后年游客接待量将达到100万人次以上,可帮助周边10余村1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017-06-04
  • 湖南“百企联百村”推动旅游扶贫

    乡村旅游扶贫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湖南省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已成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2017-06-28
  • 陕西铜川:旅游扶贫以点带面

    为保持良好的生态,近年来,“煤城”铜川华丽转身打造渭北生态“绿肺”,发展旅游成为其变身生态城市的途径之一,旅游业发展进入多点开花的新阶段,旅游扶贫工作也成为亮点,创出新高。
    2017-07-0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