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牌”河南开封打得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8-11





  眼下,一条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在开封越拓越宽。

  开封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开封市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融合、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8年,全市共完成产业扶贫项目273个,带动贫困户56985户177336人。当年年底,开封市国调队随机抽样显示,全市产业扶贫措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4800元以上。

  打造特色产业融合带贫。立足于本地产业发展现状,开封市在一二三产融合方面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带贫产业。杞县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大蒜种植,通过大蒜产业“六个对接、六个打通”扶贫带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到大蒜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保障贫困户依托大蒜产业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大蒜产业化精准扶贫的路子。该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杞县潘安食品有限公司建成国家级大蒜研发成果转化基地,进一步打破“蒜周期”。目前,潘安食品年深加工处理大蒜3万多吨,其产业扶贫项目已覆盖20个乡镇197个村,带动贫困户1165户3400人,贫困劳动力仅从事大蒜分拣、打包、装卸等务工收入,每人每天200余元。围绕菊花产业发展,开封市完善菊花种植、观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加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围绕全域旅游打造“旅游扶贫”模式。建立乡村旅游项目库,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休闲观光园区等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在祥符区、鼓楼区探索有利于贫困户参与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2018年,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4642人就业。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过去一年,开封市探索龙头企业带贫,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贫困户”等多种模式,提高贫困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市培育带贫龙头企业31个,覆盖贫困户5240户;挂牌扶贫车间45家,带动贫困户776户903人;培育带贫合作社437个,覆盖贫困户4465户。通许牧原公司通过与通许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签订租用合同,以资产收益方式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增收。

  创建平台带贫。创新“扶贫+电商”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培训,培训扶贫干部1万余人次、贫困户2561人次、电商带头人362人次。全市在367个贫困村建设电商服务站,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基地7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445人,其中贫困户207人,在122个贫困村推广示范新技术、新成果258项,惠及群众近5万人。(童浩麟)


  转自: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西藏: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弥补产业扶贫缺口

    据介绍,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我区有近一半的贫困人口需要通过产业脱贫,共涉及6大主导扶贫产业3816个项目,总投资达1038 50亿元。
    2017-05-03
  • 农产品加工业与产业扶贫基金对接活动在郑州举办

    4月17日,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期间,农业部在河南郑州举办农产品加工业与产业扶贫基金对接活动,搭建加工企业与社会资本交流合作平台,扎实推进农村二三产业扶贫工作。
    2017-04-24
  • 因地制宜培育产业 典型引路激发动能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2017-04-27
  • 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 平顺县产业扶贫拓新路

    平顺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推进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太行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径。2016年底,全县4000余户贫困户、1 2万余人贫困人口人均药材收入1600余元。
    2017-05-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