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 下足“绣花”功夫 决战脱贫攻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30





  眼下,赤峰市的脱贫攻坚处在最关键时期,问题整改关系着脱贫质量和成色,关系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局,考验的全是“绣花”功夫。做好易地搬迁工程、抓好摸底排查工作、抓好扶贫产业新发展,是赤峰市当前的重点工作,也是巩固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进而扩大战果的重要举措。


  挪穷窝,搬新家,饮水安全有保障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富兴家园和绿韵家园是翁牛特旗2个大型安置搬迁点,让全旗6567人挪了穷窝、搬进了新房。为了方便安置点住户子女入学,旗里在绿韵家园附近新建乌丹第七小学和第七幼儿园,改建离富兴家园最近的乌丹镇东甸子小学。目前,这些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招投标,预计今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眼下,绿韵家园和富兴家园安置搬迁点的贫困家庭子女信息库已经建成,共有215名小学生、110名初中生需要入学。这3所学校建成后,可容纳1530名学生和幼儿入学,不仅解决了搬迁区学生入学问题,也满足了附近小区的学生实现就近入学。


  “既要保证有学上,又要保证有钱赚。”翁牛特旗扶贫办副主任张向阳介绍,旗里在这2个安置区分别建设了就业扶贫车间,主要对防风、桔梗等中草药进行初加工。“目前在车间务工人员有150人左右,2个车间满额运行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平均每人年增收2万多元。”张向阳说。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赚,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脱贫”目标。


  自2018年起,翁旗利用2年时间集中安装27000余台净水器,但使用率很低。为了解决净水器普遍闲置问题,水利干部入户普及净水知识,宣传长期饮用不达标水质的危害,消除贫困户顾虑。


  “去年10月份给安装的,刚开始不习惯使用,现在喝惯了过滤水,都不愿意喝自来水了。”乌丹镇五道窝铺村的贫困户杜连珍说。三分建,七分管,旗里以自然村为单位,每70户左右设置1名村级管水员,目前已聘请管水员474名。同时建立旗乡村三级管水员微信群,定期调度解决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全力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记好账,建好档,创新机制助脱贫


  走进巴林右旗大板镇浩饶沁嘎查牧民图亚家,一张《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明细表》清清楚楚记录了她家的所有收支情况。巴林右旗委常委、旗委办公室主任宋勇介绍,针对个别贫困户将未出售仔畜纳入2019年收入的问题,对全旗11个苏木镇街道进行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这个新的“收入明细表”。


  而表格上记录的这些信息,通过全旗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大屏端,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宋勇说:“这里的数据都是及时更新的,可以查看贫困户所有相关信息。前段时间我们还把未脱贫的34户87人的相关信息和帮扶措施也录入进去,为今后的脱贫工作提供了‘导航’。”


  收入明细了,措施确定了,才能更好地实施扶贫项目。连日来,巴林右旗通过进一步加大对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主动加强与农牧民的合作,实现共赢。


  内蒙古宏发巴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冷藏销售于一体的肉类加工企业。为进一步健全贫困户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4月25日,公司出台了“共享种羊”扶贫项目,免费为贫困户的黑头大尾羊配澳洲白种羊,使年产羊羔数量翻一倍。公司再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肉羊,真正让贫困户“效益到户”。目前已经在10户贫困户中试点运行。


  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林西县有自己的创新做法。县里探索建立土地变资金、基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劳动有收益的“1+4+5”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重点培育“野果富民”“甜菜富民”“中药富民”“金鸡富民”“肉牛扶贫”项目,使贫困户获得生产性、财产性、劳务性和资产性4种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用好一方山水,走旅游脱贫致富之路


  旅游产业是克什克腾旗的支柱产业。旗里把“旅游富民”战略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资产收益扶贫、旅游就业等形式,让贫困人口依靠旅游产业脱贫致富。


  随着达里湖华子鱼洄游季节的到来,附近旅游点也开始忙碌起来。达里湖北岸的那仁格日乐一家忙着收拾蒙古包。“11顶蒙古包都已打扫干净,就等游客过来了。每年旅游季一到,月收入都达到5万元左右。”那仁格日乐兴奋地说。达里嘎查党支部书记巴达拉介绍,全嘎查有32户贫困户,其中12户跟旅游点合作,通过给游客牵马,每个月可收入6000元左右。


  克什克腾旗创新实施“旅游产业+贫困户+资产收益”的旅游扶贫新模式。2017年开始,对非贫困嘎查村和新识别贫困人口进行扶持,将涉农涉牧整合资金8744万元投入到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每年按12%的标准分配资产,为贫困户发放收益金。项目实施以来,共发放旅游资产收益金2400余万元,带动26000多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旗里还通过景区助推贫困人口就业、农畜名优产品转化、旅游企业一对一帮扶等扶贫措施,将贫困人口全部融入旅游产业链条。2016年以来,共投入旅游扶贫资金1.2亿元,参与旅游业贫困人口29231人次,脱贫人数达到6200余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道路上,赤峰市各个旗县区主动作为,各施所长,以实际行动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发,打好收官之年、普查之年、决胜之年的攻坚战,正在奋力绘就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画卷。


  转自: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两部门将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

    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扶贫办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的意见》。
    2017-07-04
  • 以“双问责”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8日至19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检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情况。
    2017-07-20
  • 黑龙江省桦南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今年初,桦南县委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县12项重点工作之首,专门成立了9个工作组全力推进。一系列强化责任落实的政策、方案陆续出台。如今,桦南正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际行动,倾情书写着脱贫攻坚的大文章。
    2017-07-24
  • 促进脱贫攻坚的财政政策选择

    促进脱贫攻坚的财政政策选择

    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到了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全民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已经蔚然成型。2015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攻坚的步伐开始加速。
    2017-07-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