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托养、促进就业,多项措施助残脱贫——自强奋进 共奔小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21





  贫困残疾人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11日,国新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自强脱贫的残疾人和助残扶贫的工作者等4位代表,讲述残疾人脱贫故事。


  “长期照看一个重度残疾人会致贫一家人,只有解决好重度残疾人的照料和服务,解决好他们家庭的后顾之忧,才能帮助更多残疾人家庭脱贫。”河南省驻马店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张银良说,驻马店市有60.5万名残疾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9.03万名,经过调研论证,他们摸索出依托乡村卫生院和卫生所建立托养中心的方式,努力实现托养一人、脱贫一户、温暖一方。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脱贫带头人张雅萍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残疾。看到村里闲置的土地,张雅萍萌生了创办养牛合作社的想法。在当地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慢慢走上正轨。尽管步履蹒跚,张雅萍依旧自立自强、努力奋进,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带动了其他几名村民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集中托养助解困、多项政策保脱贫、精准施策促就业是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的好经验、好做法,它们凝聚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残联扶贫办主任解宏德说。


  今年33岁的辛宝同因一场重病导致下肢瘫痪,在当地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住进了托养中心。辛宝同自学电商运营和销售知识,和身边的残疾朋友一起开办了电商小铺,销售家乡宁夏的土特产。“创业后我有了稳定的收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见面会上,辛宝同说,“我是东西协作扶贫的受益者,福建省的挂职干部在销售渠道、平台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


  贫困残疾人是最容易返贫的特殊群体之一,如何才能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解宏德在见面会上介绍,接下来,要按照“四不摘”的要求,保持现有残疾人的帮扶政策和工作力量总体稳定,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重点做好产业带动和就业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同时持续开展精准康复服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照护服务等工作,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记者 易舒冉)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说起茶产业,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如数家珍:“以前村民们只是粗放型的种植、加工。现在村里围绕茶叶产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大增加了茶农收入。”
    2017-05-17
  •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一个矢志不渝的决心,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心,一颗...
    2017-05-22
  • 小媒鸭 助农发——安徽枞阳媒鸭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如今枞阳每年可销售媒鸭50万只以上、媒鸭咸蛋6000万枚以上,媒鸭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数千户农户年获利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带动了上百户贫困户脱贫。
    2017-06-05
  • 两部门将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

    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扶贫办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的意见》。
    2017-07-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