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15





  海关总署1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再创新高,超过30万亿元,比2017年的历史高位多2.7万亿元,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18年,我国外贸实现了稳定增长,并带动进出口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点,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我国外贸发展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来之不易。”


  外贸进出口总值超30万亿元


  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10万亿元;2010年,超过20万亿元。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51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9.7%,年度进出口总值再上新台阶。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贸易顺差2.33万亿元,收窄18.3%。


  “201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对外贸易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李魁文告诉记者。


  在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8%,比2017年提升1.4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9.7%,比2017年提升1.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主体地位,对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一大亮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原油、天然气和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铁矿砂和大豆进口量有所减少。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和11.2%,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2%,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37万亿元,增长13.3%,高出全国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从五个关键字看2018年外贸特点


  过去一年,我国外贸发展有什么新的特点和亮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魁文用5个关键字来概括2018年我国外贸的主要特点。


  一是营商环境“好”。去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据2018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我国营商环境整体提升了32位,其中跨境贸易排名由97位跃升为65位,也提升了32位。此外,2018年我国两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有效促进了出口增长,并且主动降低了药品、汽车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也有效促进了进口的增长。


  二是外贸企业“多”。2018年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对外贸易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据统计,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由2017年43.6万家提升到47万家,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贸易伙伴“广”。2018年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与传统贸易伙伴保持良好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积极拓展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其中,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拉丁美洲进出口增速分别高出了整体水平3.6、6.7和6个百分点。


  四是增长动力“强”。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我国进口数量指数为106.4,出口数量指数为103.6,数量对进口、出口的贡献程度均超过了5成,外贸进出口增长动力更为扎实。


  五是质量效益“优”。主要体现在进出口更加均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等方面。从产品来看,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势,如金属加工机床增长19.2%,手机增长9.8%,汽车增长8.3%;部分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优质消费品进口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如集成电路增长16.9%,消费品增长10.9%,其中水海产品增长了39.9%。进出口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今年我国外贸发展有望稳中提质


  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8.8%,较三季度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这一点在外贸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19年我国外贸总体趋势将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2018年四季度外贸进口增速略有放缓?对此,李魁文分析指出,2018年1—4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分别为6.76万亿元、7.36万亿元、8.18万亿元和8.21万亿元,季度进出口规模“逐季提升”。其中第三、第四季度的进出口规模均超过了8万亿元,处于较高的水平。


  “季度进出口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去年基数抬高的客观因素也是造成四季度同比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相比三季度、四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基数抬高了5%。从环比来看,四季度环比三季度增长了0.3%。”李魁文认为,“进出口增速出现波动是常见的,主要与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外贸企业进出口节奏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从更长的周期角度来观察,我们认为这种波动程度将会有所减弱。”


  目前,主要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速,世界银行下调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3%下调至2.9%,这反映出对国际经贸走势的担忧。


  “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最大的隐忧,还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有所放缓,跨国贸易和投资可能受到拖累。加上基数抬高等客观因素,外贸增长速度可能有所放缓。”李魁文指出。


  虽有挑战,但大势不改——“总的看,当前我国国内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中央围绕稳外资稳外贸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为今年外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李魁文强调,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预计今年我国外贸发展有望稳中提质,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高。(记者 张翼)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国内市场吸引力攀升 外贸企业“回头看”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兼顾国内市场不仅是企业在外贸形势尚不明朗而国内市场机遇涌动背景下作出的选择,更能凸显出企业乐于让国内消费者享受优秀产品、分享改革开放红利的心态
    2017-05-02
  • 一季度纺织外贸回暖但压力不减 出口仍将呈L型走势

    从数字上看,3月我国纺织外贸整体迎来了喜人增长,给人以市场回暖的信号。然而,回暖势头在新常态下会持续多久引人关注。外贸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否有所减缓?如何研判今年的外贸出口走势?
    2017-05-03
  • 前四月我国外贸保持高位运行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两成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 4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0 3%。其中,出口4 57万亿元,增长14 7%;进口3 85万亿元,增长27 8%;贸易顺差7150亿元,收窄26 2%。
    2017-05-09
  • 新优势动能正在集聚 我国外贸回稳向好态势未变

    新优势动能正在集聚 我国外贸回稳向好态势未变

    尽管在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下,7月单月出口与进口增速相比上月均有所回落,但总体来看,进出口依然延续了回稳态势。全年外贸依然有望延续回稳,实现三年来的首次正增长。
    2017-08-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