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家全国性AMC获批 不良资产市场迎新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3-19





  时隔20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再迎“国字头”机构入场。《经济参考报》记者17日从银保监会官网获悉,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批复》,同意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资产”),要求自批复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转型工作。


  据悉,银河资产成为第五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银保监会此次批复并未透露银河资产规模,公开数据显示,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9亿元。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17日举行的银保监会通气会上表示,对于银河资产的监管政策与此前四大AMC保持一致,没有特殊安排,业务没有行业限制,允许全国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


  此次银河资产获批,是自1999年中国四大AMC成立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首度批复成立全国性AMC。与此前四大AMC由财政部控股不同,银河资产由中信证券、建银投资于2005年共同出资成立,受让中国老牌券商华夏证券非证券类资产,以资产管理公司的标准进行经营。目前,其股东为中央汇金和中信证券,分别持股70%和30%。


  多年来,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保持“4+N+银行系”的格局。其中“4”代表四大国有AMC,N为50多家地方性AMC,银行系为五大行资产投资公司。近期首家外资控股的AMC进入中国,加之此次银河资产获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今后我国将形成“5+N+银行系+外资”的新格局。


  新机构的加入是否会加剧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竞争?业内对此看法不一。


  标普全球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四大AMC的市场份额将降至80%至90%。该报告称,四大AMC的地位或将随着新参与者进入而被逐渐削弱,而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将给不良资产提供方提供新的选择。


  曾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不良资产数量持续上升,为最大限度挖掘资产价值,AMC行业的扩容和发展十分必要。就目前观察,不良资产行业资源丰富,合作明显多于竞争。同时,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其资本金规模。在我国,国有AMC与外资相比规模较大,因此在竞争上仍然具有绝对优势,其主导地位不会轻易改变。(记者 向家莹)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不良贷款或在明年见顶 民企成万亿不良资产市场淘金主力

    不良贷款或在明年见顶 民企成万亿不良资产市场淘金主力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主要受访者认为,银行不良贷款可能在2020年以后见顶,2018年不良资产预期收益率小幅回升,预期收益率在15%以上,民营企业成不良资产市场的淘金主力。
    2019-04-12
  • 未来3至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或缓升

    未来3至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或缓升

    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出现“双升”态势,未来3至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缓慢上升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银行业新增不良资产最显著的行业或将集中在建筑和房地产业,但制造业的不良贷款仍然值得关注。
    2019-04-15
  • 不良资产规模处高位 民营AMC聚焦新“打法”

    不良资产规模处高位 民营AMC聚焦新“打法”

     在行业蛋糕变大的同时,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如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产融结合基金、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等创新模式不断出现,拓展了不良资产处置途径。
    2019-05-06
  • 不良资产疏堵提速 处置规模将超去年

    不良资产疏堵提速 处置规模将超去年

    不良资产处置今年将再加力。记者获悉,在督促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及核销的同时,银保监会将持续畅通处置渠道、扫清处置障碍,特别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司法认定以及相关程序等方面进一步简化。
    2021-04-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