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届咖啡文化节举办 咖啡全产业链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07





  地处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的广西,经过多年发展,已完成从一颗咖啡果到一粒咖啡豆的蝶变,初步形成咖啡全产业链格局。


  2025年全国科普月--广西首届咖啡文化节“咖啡豆的奇幻人生”主题活动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刚果(金)等五个国家的代表,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与民众共赴科普与文化交融之约。


  1916年,咖啡从越南引进到广西那坡县,开启广西咖啡种植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开始探索适合本地的咖啡种植技术和品种。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简称“广西热作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覃剑峰介绍,广西地处亚热带,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是中国咖啡种植的优势区域。2015年前后,广西玉林、防城港东兴、百色西林等地开始大规模引进小粒咖啡种植。2024年,广西咖啡种植面积超3000亩,年产鲜果约450吨,产值接近600万元。


  “我们坚持通过良种、良苗、良法,推动广西咖啡产业发展。”覃剑峰介绍,广西咖啡种植以阿拉比卡(小粒种咖啡)为主导,同时适度种植罗布斯塔(中粒种咖啡),针对广西高温、高湿环境条件加强筛选培育优质、抗病品种。


  除在种植端发力,目前广西还成功培育了东兴施马咖啡、西林句町咖啡、南宁摩氏咖啡等特色咖啡品牌。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推出火麻咖啡等养生咖啡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当天,广西热作所牵头成立的广西咖啡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未来将联合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等多家国内顶尖科研机构,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覆盖咖啡全产业链的技术攻关体系。


  广西首届咖啡文化节由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指导,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水果技术指导站、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联合主办。活动以“咖啡科普·文化共生”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咖啡“从种苗到杯子”的全产业链条,融合了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与产业交流。


  文化节现场特别设置了多项互动体验活动,其中“兑换咖啡苗”活动受到市民欢迎。市民通过参与任务打卡、集章互动等方式,可兑换咖啡苗、发财树苗等纪念品,将咖啡的芬芳与科学的种子带回家中,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黎宁表示,咖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它融合了农业科技、加工工艺、风味化学和健康知识。本次咖啡文化节是“八桂科普大行动”百场重点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咖啡这一载体,推动科学普及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公众在体验中感受科技魅力。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