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持续推进沪滇协作,在种植、加工、销售三端同时发力,全方位支持坚果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澳洲坚果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眼下正值坚果成熟的季节,在西盟县中课镇班箐村1600亩的澳洲坚果基地里,一串串青绿饱满的坚果挂满枝头。促成这番丰收景象的是树下串联起坚果树的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果树需水关键期,只需打开总闸,滴灌系统就能将水肥垂直输送到树木根部,缓缓渗入土壤,既能防止浪费,又能提升吸收效率。
2021年,上海对口帮扶项目投入200万元,在该基地实施澳洲坚果灌溉工程,通过修建蓄水池、铺设输水管网、安装滴灌设备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这一管理方式不仅省时省力,也使坚果的坐果率和品质大幅提升。"近几年基地的坚果产量显著增长,几乎是连年翻番。同时,人工成本也大幅降低,一年能节省15万元左右。"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在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一家坚果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内,一袋袋新鲜坚果堆积如山,机器全线运转。经过脱青皮、清洗、冷风干燥、人工筛选等多道工序,新鲜坚果化为棕色的壳果,进入检验库等待下一步的加工。在生产线末端,成袋的坚果产品正被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市场。
"过去因硬件设施不完善,我们的工厂只能进行脱皮、烘干等初加工环节。如今,已能进行取仁、调味、开口、裹衣等精深加工环节,初步建成标准化生产的果仁加工线。去年,实现产值2200万元。"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借助沪滇协作机制,班母村以村集体入股方式投入570万元,实施澳洲坚果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新建冷库、无菌车间、原料仓库及配套设备。该项目不仅以固定分红形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加工能力。
通过支持建设标准化厂房、引进先进生产线,沪滇协作有效助力西盟坚果实现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重要跨越,持续推进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沪滇协作搭建的平台,让我们的产品有机会在展会上亮相。"西盟县一家坚果加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在上海援滇干部的联系组织下,西盟县的坚果企业不仅获得了更多参加展销会的机会,与来自全国多地的采购商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也通过牵线搭桥与多家坚果头部企业签署了近百吨的订单。与此同时,沪滇协作还通过消费帮扶、商超对接等多元化方式,为西盟坚果搭建起产销桥梁。
今年,西盟县的坚果种植总面积达5.2万亩,预计产量1500吨,产值可达2700万元。未来,沪滇两地将继续深化产业协作,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品牌,推动云南坚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艾嘎 高玥)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