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经开区:红色引擎牵引汽车产业攀高向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1-17





  走进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的展厅,专利墙上挂满了许多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证书。公司党支部书记许胜龙表示,这些专利中,党员主持发明或牵头取得的专利占比约30%。


  安徽芜湖是一座“汽车之城”。作为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发展阵地,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链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近年来,芜湖经开区持续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为汽车产业攀高向新锻造强劲红色引擎。


  在博耐尔公司总装车间生产5线,悬挂的一面“5S流动红旗”显得特别耀眼。许胜龙表示,不久前,奇瑞在这条生产线举办了一次“走进奇瑞朋友圈”博耐尔专场直播活动,与优秀党员、班组长互动,把奇瑞供应链企业的良好风貌展示给消费者。


  作为一家集汽车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博耐尔公司具备年产量100万套空调系统和280万套汽车热交换器系统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外诸多汽车企业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方,产品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早在2004年,博耐尔公司就成立了党支部,现有党员35人。公司发扬基层党组织力量,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譬如,公司党组织积极展开岗位练兵,举办班组“三比一看”活动--比一比哪班产品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看一看哪班生产时定置摆放和卫生状况好,每月评比一次,年终进行总评,作为年终上报优秀班组的依据,大大加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一名95年入党的老党员,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一些钻研。”设备部党员潘志华举例说,“譬如,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个连接件很容易损坏,就通过工艺革新取消了这一连接件,既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工作量,又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近期我们还提出了三个降本增效的方案,都获得了公司认可。”


  抓党建就是为了促发展。作为芜湖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明星企业之一,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近三年每年营收总额约22亿元,每年纳税约1.5亿元,其党组织建设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马瑞利公司党支部书记徐强进介绍,公司采取“三融”工作法推进党的建设--深化理念融合,提升政治引领力;深化发展融合,提升企业凝聚力;深化人才融合,提升队伍战斗力。特别是在人才融合方面--把优秀的技术人才融合在一起,不断加强企业产品的技术创新,由研发各个小组最优秀的成员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团队,改善产品的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光学功能和汽车软件等一系列有关车灯产品的创新设计,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节能技术配套。


  “我们的车灯产品覆盖了氙气、LED、激光等领域,也有ADB自适应、投影等技术,很多产品被全球知名品牌的豪华高端车型采用。”徐强进指着一款元器件表示,“这是我们开发的域控制器,可以对全车所有灯光单元进行控制,还可以呈现出很多炫酷的灯光效果,很多高端新能源汽车都会用到。”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党委的成立,进一步为芜湖经开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党委已探索形成产业链“1+8+N”组织管理实践--“1”是汽车发展局党支部牵头,联动“8”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党组织,覆盖辖区“N”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链企业,通过链主企业“头雁引领”、链上企业“群雁协同”,产业链党委当好“借力好风”,为经开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装上“红色引擎”。


  据统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党委通过精准招商链,绘制“红色地图”,2024年收集15条有效项目线索,推动舍弗勒波绕组电机、车联天下智能座舱等14个“三电三智”项目当年签约落地。此外,党委还通过优化保障链,激活“红色效能”;驱动创新链,构建“红色生态”;做实“服务链”,培育“红色沃土”,为芜湖经开区强化汽车产业链、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作出积极贡献,实现聚链成势,赋能发展。(记者 许霞)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