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泸州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8个部委组成的国家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
此次国家联合验收组创新方式,首度开展视频验收,以视频会议方式听取成都海关关于3个综保区建设和预验收情况的汇报,对隔离围墙、卡口、查验场地等基础和监管设施等进行视频检查。经过严格认真评审,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3个综保区均为国务院2019年12月批复。其中,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宜宾综合保税区位于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规划面积0.89平方公里;泸州综合保税区位于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成都海关自贸处处长雷率介绍,3个综保区获批建设以来,成都海关针对三地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从整体建设方案、信息化系统建设、预验收程序等方面“一对一”进行政策指导。在海关总署等8部委大力支持下,3个综保区从获批到完成正式验收仅用时一年,建设进度快,验收效率高,走在全国前列。
3个综保区均由保税物流中心(B型)升级而来,本身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据成都海关统计,2020年1-11月,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分别实现进出口值225.8亿元、29.1亿元、25.7亿元,在全国已运行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分别排名第1位、第10位、第12位。
“升级为综保区,将有助于在原有产业优势基础上,释放一线进口设备免税、二线入区设备和料件退税、选择性征收关税等更多政策红利,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研发、保税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更多业态,促进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雷率说,四川将进一步叠加综保区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形成拉动外贸持续增长的新动能。(记者 陈碧红)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