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获悉,2020年四川金融业让利实体经济约300亿元。
通过引导贷款利率下行降低融资成本。2020年全省贷款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均显著下降。据测算,仅通过贷款利率下行一项为四川企业让利近200亿元。
政府部门和监管单位还通过财金互动引导降低融资成本。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低利率专项支持,截至2020年12月末,9家全国性银行在川分支机构运用专项再贷款向全省196户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55.6亿元,贴息后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2%,为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节约成本约3亿元;省财政厅、人行成都分行、省经信厅等部门联合创新推出小微企业“战疫贷”“稳保贷”,通过银行降一点、政府补一点、担保让一点,确保小微企业实际承担贷款利率不超过4%,担保费率不超过1%,直接让利实体经济超过26亿元。
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通过普惠小微贷款延期,减少了企业的罚息和高息过桥贷款要付的额外成本、潜在的不良贷款、担保费用等,大约减轻企业负担约30亿元。
直接融资成本下降,拉低企业融资成本。2020年,四川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4%,全年降低发债企业融资成本12亿元。(记者 卢薇)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