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打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组合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4-08





  ●解决小农户贷款难题,将开展“整村评级授信”,落实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两免一优”支持政策


  ●支持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发展,将推进“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推广“农信快贷”,推进家庭农场“批量授信”,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


  ●针对农民合作社,将推广生猪“1+N”产业链、“川茶贷”“果蔬贷”等特色信贷产品


  ●将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增信方式,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等资金需求提供项目贷款


  为给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近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全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


  《通知》明确四方面15条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强化服务农业经营主体措施、积极服务全省乡村治理、建立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其中针对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四川省出台了差异化、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政策。


  为解决小农户贷款难题,四川省将开展“整村评级授信”,落实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两免一优”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农户匹配最高额度30万元、最长期限5年、最低利率执行当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农户信用贷款,提升小农户授信和用信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将发放最高额度5万元、最长期限3年的“脱贫小额信用贷款”。


  为支持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发展,全省农信系统将推进“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推广“农信快贷”,推进家庭农场“批量授信”,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四川省还将复制推广“种植贷”产品模式,在还款方式、期限设置上与特色农业产业生长经营周期相配,额度最高200万元,期限最长10年,为家庭农场提供差异化信贷产品。


  对于农民合作社,四川省将推广生猪“1+N”产业链、“川茶贷”“果蔬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机具和大棚设施等依法合规抵押质押融资,丰富农民合作社融资模式。


  在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方面,四川省鼓励全省农信系统为集体经济组织匹配专属信贷产品,贷款授信额度最高500万元,信用方式最高100万元;贷款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期限最长10年,贷款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最长为3年;利率最低执行当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省农信系统将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增信方式,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及工厂建设、设施装备改造升级、信息化能力提升、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品牌培育等资金需求提供项目贷款,支持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市县现代种业园区发展、新型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融资,授信额度最高达到项目总投资的80%。


  不仅加大信贷支持,还将强化服务措施。为强化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服务,四川省将加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支持力度,授信额度最高为项目总投资的70%,期限最长8年,利率最低执行当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此外,四川省还将打造“金融+政务+村务+电商+民生+物流”六位一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农村居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生活缴费、农村电商、通讯服务、物流快递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四川打造“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格局

    3月10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充市仪陇县举行全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会议就如何借助农村电商实现精准扶贫,展开讨论。
    2017-03-21
  • 四川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四川白酒产业将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产业创新、绿色、开放发展,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支撑饮料食品万亿元产业打造
    2017-03-21
  • 四川多举措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四川老工业基地是指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以及以本地区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2017-03-22
  • 今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完成1.8万亿元产值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透露,今年该省将组织实施15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 8万亿元,增长9%左右
    2017-03-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