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构建“四区九带”生态修复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14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已于近日印发实施。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厅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规划》构建出全省“四区九带”生态修复格局,提出八大生态修复分区主要任务,部署了十项重大工程。


  《规划》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明确以山水本底为依托,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构建“四区九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四区”即横断山保护修复区、秦巴山保护修复区、川东平行岭谷保护修复区、乌蒙山—大娄山保护修复区;“九带”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赤水河。


  按照“气候区划—地貌分异—流域分区—生态系统类型”的区划体系,《规划》将全省划分为8个生态修复分区,分别是:金沙江上游高原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区、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湿地水源涵养与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区、岷山—大渡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区、金沙江中下游—大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修复区、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区、成都平原人居环境提升与川中丘陵水土流失防治区。


  《规划》聚焦生态修复重点区域,部署了10项重大工程,分别是:金沙江上游高原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湿地水源涵养与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岷山—大渡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金沙江中下游—大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修复、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成都平原人居环境提升与川中丘陵水土流失防治、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网络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


  《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省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将实现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基本建成,蜀风雅韵的魅力景观系统全面呈现,“和谐、安全、高效、协同、美丽”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基本构建。(记者 邵明亮)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四川打造“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格局

    3月10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充市仪陇县举行全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会议就如何借助农村电商实现精准扶贫,展开讨论。
    2017-03-21
  • 四川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四川白酒产业将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产业创新、绿色、开放发展,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支撑饮料食品万亿元产业打造
    2017-03-21
  • 四川多举措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四川老工业基地是指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以及以本地区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2017-03-22
  • 今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完成1.8万亿元产值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透露,今年该省将组织实施15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 8万亿元,增长9%左右
    2017-03-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