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1-01





  【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省】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5%


  ●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91.5%


  ●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200亿元


  【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体育强省】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5平方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


  ●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万亿元


  10月21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省;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体育强省。


  《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1.5%。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更加合理,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赛事体系更加完善。青少年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全面提升,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基本建成。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2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2%。到2035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现代化赛事体系。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意见》提出,要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体育,大力实施四川体育“123456”发展战略,通过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体育强省,助推健康四川建设。到2025年,全省统筹建设各类全民健身设施项目2200个以上,推动全省2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将建设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各市(州)本级至少建有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公共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公共游泳馆、1个体育公园。各县(市、区)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选建公共体育馆、游泳馆、健身广场、滑冰馆等。各乡镇(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各村(社区)至少建有一个多功能运动场。


  四川省将定期举办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广泛开展“三大球”群众性赛事活动,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冰雪季”等活动,不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


  在体育产业方面,四川省将通过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积极推广“金针菇旱雪”,推动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经纪、体育培训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体育产业核心增长极,力争到2025年,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1900亿元,到2030年,全省体育制造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意见》还针对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升、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体育文化繁荣和体育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记者 陈宇 薛剑)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四川打造“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格局

    3月10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充市仪陇县举行全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会议就如何借助农村电商实现精准扶贫,展开讨论。
    2017-03-21
  • 四川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四川白酒产业将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产业创新、绿色、开放发展,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支撑饮料食品万亿元产业打造
    2017-03-21
  • 四川多举措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四川老工业基地是指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以及以本地区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2017-03-22
  • 今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完成1.8万亿元产值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透露,今年该省将组织实施15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 8万亿元,增长9%左右
    2017-03-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