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了一冬的甜,米易枇杷借力新电商走出川西大山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09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是全国枇杷早熟产区之一,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这里产出的枇杷果肉紧实、甜度高。在米易可以更早品尝到文豪苏轼记忆里的那一口黄金比例的酸甜。数据显示,米易县枇杷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2.2万吨,产值6亿元。


  米易枇杷积攒了一冬的甜,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也吸引着周边地区的商家前来采购。近年来,随着电商和物流的发展,米易枇杷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借助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走出川西大山,枇杷这个生长于南方的水果逐渐被北方乃至全国消费者接受和喜爱,而种植枇杷的农户们也尝到了电商带来的“甜头”。


  贫困村变“亿元村”,大山里种出金果果


  “五月枇杷满树金”,每年春夏之交是枇杷大量上市的时候,而米易枇杷的上市时间要更早。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条件,米易枇杷的成熟期在当年12月至次年4月,又被称为“早春枇杷”。


  米易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北部,全年无寒冬,被称作内陆“海南岛”。 作为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的热作区,米易县拥有1600米高海拔向阳坡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这里生长的枇杷平均甜度高达15—17度,果形娇小,消费者吃了后都评价“有阳光的味道”。


  上世纪90年代初,米易县引进了“解放钟”“大五星”等大果型枇杷品种,1996年后开始大规模发展,并进行相关技术攻关及示范推广。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七组的罗明贵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时县里倡导产业结构调整,起初他心里也没有底,如果不种粮食,很可能没有粮吃,但为了能够突破当时“贫困村”的困境,他还是决定拼一把、试一试。


  1998年,罗明贵将自家4亩甘蔗全部砍了,土地翻新后种上从成都市龙泉驿引进的枇杷,一共种了两百多棵。1999年,枇杷树长大,进行枝条嫁接的同时也能够卖枇杷苗了。2002年,枇杷树第一次挂果,他将第一批果子带下山,拿到米易县城里卖。


  谈及第一次卖枇杷,今年71岁的罗明贵依旧很激动,“枇杷批发价卖到25元1斤,那是2002年啊,收益是谷子的20多倍!”此后,在罗明贵等首批种植农户的带动下,米易县种植枇杷的农户越来越多,逐渐形成规模。


  产消直连,让早春的第一口清甜走出大山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通过线上平台将米易枇杷卖出去。


  “我们本身就在米易枇杷的主产区,枇杷是从产地直发,有价格优势,再加上平台农产品零佣金,让我们能够以实惠的价格将好品质的枇杷推荐给全国的消费者。”拼多多商家龙建超是米易本地人,2016年他和五六个朋友一起创业做电商,成为首批入驻拼多多的商家之一。


  在水果品类的选择上,他们将目光锁定在自己比较熟悉的米易枇杷上,凭借米易枇杷的好口碑,龙建超的店铺逐渐走上正轨,从最初的每天销售几十斤,到日销数千斤,如果参加平台秒杀等活动,日销量能达到上万斤。


  如今,龙建超在“枇杷水乡”丙谷镇芭蕉箐村建立了自己的枇杷代收点。像这样的代收点,在丙谷镇上还有很多,每日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快递打包的场景。农户不用再将枇杷运到批发市场,直接在家门口就可以卖掉。


  据悉,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溢价能力、推动产业良性发展,作为中国知名的农产品上行电商平台,拼多多发起“寻鲜中国多多好农货”项目,以节令为轴,在全国优选新鲜的当季蔬果食材和品质农货,采用尝鲜直播、专区推介、地标宣传等方式,通过“农地云拼”实现“产消直连”,精准满足近9亿消费者的分层需求,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与效益。(唐堂)


  转自:四川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