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数字经济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17





  3月中旬,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只见叶片加工数字化车间里,投入2亿元建设的“黑灯产线”正在运行。


  一台台搬运机器人在地上跑来跑去,精准运送加工所需的物料。机械臂在“黑灯产线”上挥舞,对叶片进行自动化加工。叶片加工精度达0.03毫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条‘黑灯产线’去年8月建成投运。‘黑灯’并不是真的不开灯,而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也可以智慧化运行;与传统生产线相比,出错率低,产品质量更好,能源利用率提升47%。”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叶片分厂党总支书记王昌忠说。


  5G、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机器视觉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东方电气集团。在数字经济赋能下,这个创立于1958年的传统装备制造企业焕发出浓浓“科技感”。


  叶片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3月8日,由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商业示范机组,在广东清远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其中使用的叶片,就是由“黑灯产线”加工完成。


  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四川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目前,四川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9%。


  成都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是攀钢集团旗下的一家智能制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主要服务于钢铁冶炼、矿山、化工、钒钛等行业。在其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公司平台研发部经理梁艺轻点鼠标,一家钢铁企业的设备运行情况实时显示出来。


  “我们帮助这家企业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并提供‘7×24小时’运维服务。”梁艺说,通过数字化转型,设备实现了在线监测、诊断。一旦有设备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详细指出设备所在厂区、产线的准确位置。工作人员可以快速采取措施,设备故障诊断、处理效率极大提高。


  星云智联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代挺介绍,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连接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让传统制造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以生产车间的安全监管为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人工智能视频识别可以替代肉眼巡视,及时发现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比如车间里谁没戴安全帽,谁操作不规范,我们可以快速识别,并提示相关管理人员。”梁艺说。


  四川省经信厅数据显示,全省已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6个,覆盖企业超34万户。未来5年,四川将打造3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超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记者 陈健)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四川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

    四川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

    近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 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 9%。
    2018-05-22
  • 四川: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四川: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近年来,围绕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等重点方向,四川省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大力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始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2018-08-29
  • 四川力争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超2万亿元,重点瞄准三大方向

    四川力争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超2万亿元,重点瞄准三大方向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超2万亿元,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9-08-09
  • 四川:2022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

    四川:2022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

    日前,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使数字经济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到2022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
    2019-08-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