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水磨村:“清廉”底色绘就如画乡村
11月5日,广汉市高坪镇相关人员向“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采访团介绍水磨村“清廉村居”建设情况。
水磨村是广汉市倾力打造的“清廉村居”示范点,村委会将一面墙打造成为“民声回音壁”,包括“群众有问题、组织有响应、落实有回音”三大版块。群众向村委会反映的突出问题都会被列出解决“方案”,在“回音壁”上一一回应。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不少村民晚饭后的“打卡地”。
“水磨村借助‘清廉村居’建设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把清廉村居建设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在村委会设置的‘民声回音壁’,不仅切实解决了群众困难,还让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水磨村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村监督工作小组组长罗治国介绍。
水磨村旧称“水磨子”,因当地利用水力推磨制面粉、水力碾米而得名。幅员面积5.14平方公里,辖29个村民小组,1527户4084人,党员166人。在“清廉村居”建设中,水磨村不断推动清廉思想理念、清廉制度规则、清廉行为规范、清廉文化氛围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清廉”底色绘就风景如画的美丽新村。
以前该村育雏养殖户多,乱搭乱建的现象也多,村子里环境可谓是脏乱差。现在的水磨村白墙黛瓦、石板小路,亭台错落、流水潺潺,花团锦簇、景色宜人。“这样好的环境,以前做梦也想不到。”村干部回忆说,当初改造时,村民都很抵触,特别是13户育雏养殖户不配合。村里召集大家反复做思想工作,宣讲政策,最后养殖户们想明白了,于是一部分转产种植葡萄,一部分租房集中育雏,并建立了高标准育雏专业合作社、葡萄专业合作社,村民由此走上致富快车道。
根据广汉市“清廉广汉”建设的部署和规划,水磨村还打造了“水磨·廉苑”清廉村居微基地,因地制宜融入清廉漫画、俗语、警句等,并制作三星堆文物廉政漫画和清廉警句牌匾,传播古今大众清廉文化;通过开展清廉坝坝会和“清风讲堂”,为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上紧“廉政弦”。通过一年多的“清廉村居”建设,水磨村实现了“三个转变”,即:村容村貌从“农村”到“景区”的转变;农村资源从“沉睡”到“唤醒”的转变;群众工作从“说教”到“感召”的转变。
据悉,广汉在全市首批谋划推进24个、重点打造12个“清廉村居”示范点,全面推进“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居)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清廉村居建设,探索形成“强基固廉、制度促廉、监督保廉、文化育廉”的广汉“清廉村居”建设模式。水磨村也成为广汉市打造“清廉村居”试点,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实现监察“最后一公里”全覆盖的成功范例。
广汉白里社区:创新探索“三长共治” 基层治理谱新篇
乡村如何治理?在广汉市高坪镇白里社区实行的“三长共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采访团走进白里社区,看“三长共治”如何开展基层治理。
近年来,广汉市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全市城镇化率提高3.8%,各类安置小区达41个,安置居民近10万人。安置小区治理难、居民素质不高、小区环境差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广汉市坚持问题导向,紧贴群众需求,积极探索现代化治理模式,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自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促进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白里社区位于广汉市西北部,于2020年5月由原高坪镇白里村、金光村和西高场镇社区合并而成,是高坪镇最大的土地双挂项目,居住人口1598人,占社区总人口的50%以上。为破解小区管理难题,白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三长共治”强化基层治理,创新探索“片区长、院落长、单元长”工作模式,推进农村网格化治理,把基层治理延伸到最细微的“神经末梢”。
白里水乡将小区划分为21个单元,每个单元设单元长,采取自下而上推荐、自上而下举荐相结合的方式,从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中推选出单元长,带动大家参与开展社务监督、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协调处理邻里纠纷等事务,调动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邻里关系进一步融洽,社会正能量得到进一步传播,村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荣誉感显著增强。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每半年评选一次,哪个单元搞得好,就给予奖励。由于单元长带头做好示范,搞好环境卫生,并对其他居民做好监督,对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及时提醒劝导,群众慢慢养成良好习惯,小区人居环境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
有了白里水乡聚居点治理工作的成功探索,白里社区又在其它安置点推广开展此项工作,没有搬迁的农户则选出院落长,从上到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改变了过去的基层治理方式,效果非常明显。
据悉,在加强基层治理过程中,除了“三长共治”,广汉市还在镇(街道)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到政务服务“有呼必应、一呼即办”;建设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可以全天候满足党员群众需求;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络员”五级引领机制,延伸基层治理链条,为助力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支撑,构建起“精准浇灌、多点开花”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国之重器,要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走进东汽 近距离感受重装之都
华龙一号、滑州热电1号机组汽轮机……国家的这些重要装备都来自德阳。采访团走进位于德阳经开区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汽),近距离感受重装之都。
东汽是我国研究、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国有企业,是大型船舰用动力主、辅机定点生产企业,也是全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和我国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
在东汽厂史馆,媒体记者们了解到了东汽的发展史。东汽于1965年筹建,1966年开工建设,1974建成投产。2008年5月12日公司遭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整个汉旺厂区遭受毁灭性破坏,灾后整体搬迁至德阳八角厂区重建,仅用1年零9个月时间就建设完成了占地2600亩、拥有19个加工制造中心和科研设施的德阳八角新基地。
东汽拥有行业一流的多层次研发平台,如:行业内唯一以能源透平用材料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最大350吨的转子高速动平衡试验台,以及燃机核心部件与整机试验台。拥有总装、大件加工、隔板制造、叶片加工、焊接、工业汽轮机等制造单元,主要加工设备2600余台,其中“精、大、稀”设备400余台,主导产品加工设备数控化率超过70%,同时建立了以SAP ERP系统为核心的集成应用平台和数字化加工中心,还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控信息化体系和现代化的测试仪器和配备精良的计量检测系统,为东汽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东汽产品涵盖煤电、核电、气电、节能环保发电、电站服务、新能源材料、分布式能源、电站辅机等多个领域。截止2020年3月底,已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过4.7亿千瓦,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产品远销南亚、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东、欧洲等2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发电设备产量超过5000万千瓦。
东方电机:到2025年建成数字化工厂
在德阳,不仅有东汽,还有东方电机。成立于1958年东方电机是我国研究、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是全球发电设备、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采访团走进德阳经开区东方电机,了解他的发展史。
公司主要从事水轮发电机组、热能发电机(包括燃煤、燃气、核能)、风力发电机、交(直)流电机、调相机、成套节能环保设备、泵等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以及电站改造,电站设备安装、维护及检修等业务;具有电力工程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环保工程总承包、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等多项资质和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中小热电EPC总包、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综合解决方案,以及综合能源管理、发电设备智能诊断等系统解决方案。
六十余年来,东方电机通过自主创新和科研攻关,形成了水、火、核、气、风、光“多电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9年底,东方电机累计产出发电设备达5.19亿千瓦。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0%;并出口到美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巴西、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东方电机一直专注于发电科技,致力于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全力打造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发电设备企业。目前,东方电机拥有定子线圈数字化车间、转子线圈数字化车间、定子冲片数字化车间。未来到2025年建成数字化工厂,实现效率倍增。
AI智能 助力德阳打造“装备智造之都”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其实是一台AI智能扫路机,呆萌可爱的猫头鹰则是AI热感视觉行为监控系统。在这里,都是触手可及的科技。
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德阳的深兰人工智能(四川)有限公司,随处都能感受到这里充满了AI智能的元素。
2018年11月,深兰人工智能(四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人工智能领先企业深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其依托于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耕发展,立足德阳,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链智能软件输出及自主硬件设计和制造。同时,作为深兰科技四大智能制造基地之一,制造方向包含AI实验台、智能驾驶摆渡车等相关领域,并设有以计算机视觉、数据科学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所。
今年初新冠疫情不断扩散蔓延,然而手持测温方式,存在耗时长、效率低、人员感染风险高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位于德阳的人工智能领先企业深兰科技四川公司,助力德阳首个智能测温点落地德阳火车站,利用新上线的AI热感视觉行为监控系统——猫头鹰,采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机器视觉算法,深度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识别率大于95%,人们只要进入被测温范围就能实时测出体温,无需停留;可以同时识别10人以上目标,实现多目标识别,120°持续跟踪,筑起了疫情防护“第一道防线”。
深兰的“硬核”不止于此。深兰科技获批设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及等多个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AI芯片、5G应用与计算机视觉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联合实验室,与深兰科学院共同构筑了深兰特色的科研体系。
其中,深兰AI智能扫路机--熊猫扫路王,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极大关注。这款熊猫扫路王利用深兰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全场景图像识别,搭配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组合惯性导航系统,集中式实时系统智能驾驶技术,熊猫扫路王可自主规划路线,自主识别障碍物和行人并主动避让,自动识别红绿灯和制动,实现无水干式清扫、干湿两用作业等。熊猫扫路王可执行行驶区域检测及局部路径优化任务,可打破清扫作业时间限制以及提高作业效率,减轻道路行驶的压力。
目前,深兰科技已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多地设立区域总部、分支研发机构或国际销售网络。未来将助力德阳乃至西南地区的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各类企业提供技术和科研支持,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生活场景,带动整个德阳市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教育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重装之都”德阳打造“装备智造之都”。(记者 周鸿 余开洋 摄影报道)
转自:四川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