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东南两城相呼应 服务业飞速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1-19





  达州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是除成都外,四川唯一的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线交汇的城市,是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而攀枝花是四川的南向门户、川西南滇西北中心城市,向东北,与成渝地区形成战略“铁三角”,往西南,是陆海新通道上的“桥头堡”。作为四川对外开放东大门的达州、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攀枝花,在“十三五”以来,服务业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


  达州向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冲刺


  达州历来是秦巴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服务业发展具备长期向好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十三五”以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达州服务业发展迅速、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90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川东北第一位,较2015年实现翻番,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目标;占GDP的比重达到48.5%,服务业成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据悉,达州地处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大国家级中心城市辐射交汇的中心区域,拥有七市三区3500万人口的广阔经济腹地,具有发展服务业的人口基础和消费市场。在2019年建成“双115”城市基础上,正卯足干劲,冲刺“4000亿”、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必然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汇聚,形成投资和消费洼地。


  近年来,达州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成功打造达川杨柳、通川复兴两大“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川杨柳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先进单位;秦巴物流园区、马踏洞金融集聚区等“百亿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加快建设;渠县紫天大世界等17个项目进入全省服务业100个重点项目盘子,福森国际商贸中心等22个市级重点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好一新复兴批发市场、吉鑫二手车交易市场跻身全国百强专业市场。据统计,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规(限)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046家,居7个区域中心城市第三位、川东北经济区第一位。


  同时,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达州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通过大力引进华西达州医院、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奥美德国际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极大改善;通过引进成都嘉祥、绵阳东辰、成都天立等优质学校入驻,全市优质教育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升华广场、罗浮广场等一批城市商圈更加成熟和繁荣,国美电器、家乐福、星巴克等众多知名品牌入驻达州,全市品质消费供给明显增强;巴山大峡谷及八台山景区盛装迎客,全市文旅服务供给水平加快提升。


  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后,达州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吸收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精神基础上,结合达州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5+5”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措施。


  达州市委书记包惠表示,推动达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是提质增效,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借势突破发展新业态,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加快构建“5+5”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全方位推动服务业开放合作,坚定推进服务业招商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着力建设一批新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提高服务业供给质量。力争早日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为全市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攀枝花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攀枝花矿产资源丰富,气候资源独特,被列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十三五”以来,攀枝花服务业发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务实推进。服务业占GDP比重由“十二五”的25.9%提高到2019年的36.4%,服务业增加值由“十二五”的184.8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67.71亿元。工业服务、信息传输、文体娱乐等优势服务业,均在规模扩大中实现整体提速,是服务业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时期。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便是攀枝花服务业实现飞速发展最为有力的证明。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0.55亿元,增长10.2%,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快递业务总量达3159.49万件,增长43.9%;201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15.86亿元,增长17.47%……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攀枝花实施了“两城”建设、“一枢纽五高地”战略和“康养+”产业体系、仁和区水中央湿地公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为服务业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红格温泉小镇等一系列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成功引进万达广场、铜锣湾时代广场、积微物联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居民购物环境和消费者体验度不断改善优化。


  此外,攀枝花狠抓扩大需求,不断强化消费带动,组织500多户(次)企业参加进博会、西博会、“川港澳合作周”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展销活动,成功推介芒果、苴却砚、钒钛制品等特色品牌。目前攀枝花芒果远销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城市品牌持续打响。


  近年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10多个加快服务业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先后争取到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米易县)、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级众创空间(攀枝花电商产业园)等国家级发展平台和一系列省级示范试点平台,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也为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后,攀枝花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4+5”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系列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攀枝花将从市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把服务业发展深度融入全市“一二三五”的总体战略之中,坚持围绕“两城”和“双城”建设,以“一地一区四中心”着力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引领区,推动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融合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完善布局、聚能增效”为导向,全力构建与中国钒钛之都相称的生产服务体系,倾力完善与中国阳光花城相匹配的城市服务功能,竭力拓展四川南向门户的外向型经济领域。力争到“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5%,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刘红霞)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四川打造“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格局

    3月10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充市仪陇县举行全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会议就如何借助农村电商实现精准扶贫,展开讨论。
    2017-03-21
  • 四川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四川白酒产业将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产业创新、绿色、开放发展,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支撑饮料食品万亿元产业打造
    2017-03-21
  • 四川多举措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四川老工业基地是指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以及以本地区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2017-03-22
  • 今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完成1.8万亿元产值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透露,今年该省将组织实施15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 8万亿元,增长9%左右
    2017-03-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