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东海之上,一座钢铁巨舰矗立于海天之间--这正是中国石化"勘探八号"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为中国石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深海平台,"勘探八号"自重1.8万余吨,最大钻井深度10668米,可抵御16级台风,可在-20℃至45℃环境下稳定作业。自2022年投产以来,累计施工超深大位移井22口,成功率100%,总进尺突破十万米,先后荣获"工人先锋号""优胜基层队"等多项荣誉,成为我国海上能源勘探领域名副其实的标杆。
技术攻坚,是"勘探八号"不断突破的不竭动力。10月15日凌晨,勘探八号再创纪录--在某项目开发井中,平均机械钻速达212.67米/小时,刷新海域表层井眼纪录。
"纪录,就是用来超越的。"钻井队长汤建平的一句话,道出了全体勘八人的信念与追求。依托国产定向钻井系统,平台实现了井眼轨迹的精准控制,施工精度与效率双提升。今年以来,"勘探八号"已8次刷新纪录:NB31-1系列井提速超20%,NB19-6-A20井创下东海6500米以上井最短钻井周期纪录。某大型气田关键井施工提前18天完工,为甲方节约成本500万元,获"卓越合作团队奖"。一项项数据的背后,是"深海铁军"以技术创新开辟能源航线的实力写照。
在风高浪急的海上,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勘探八号"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170天,在国内中深海钻井平台中名列前茅。平台实行"全员安全责任清单",推行"隐患猎手榜"和"红黑榜"制度,让"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成为自觉。通过智能监控、传感器预警、VR应急培训等手段,平台构建起"早识别、早防控"的智慧防线。如今,安全理念已融入每位员工的行动,成为勘八稳健前行的基石。
"奉献绿色能源,保护蓝色海洋",是勘八人始终践行的承诺。平台采用含油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经三级工艺净化后,水质优于国标50%,全部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每年春季鱼类产卵期主动调整施工计划,设置驱鸟警示灯守护海鸟迁徙;生活垃圾分类运回陆地,确保"向深海要能源,不给大海留负担"。每一滴处理水、每一片海浪,都是"勘探八号"绿色担当的见证。
"勘探八号"虽仅组建三年,却汇聚了一支"铁打的兵"。百人队伍中,八成员工坚守海上超过十年,三分之一超过二十年。平台经理孙龙林坚守一线三十载,被誉为"平台祖师爷";设备组长胡圣晖每日两次巡检,从未间断;青年机械师许长江在老前辈带领下,从青涩走向成熟,延续着石油人的血脉与信念。
他们在浪尖上挥洒汗水,把青春化作能源报国的光与热,让深蓝之上多了一份温度与力量。
如今,"勘探八号"虽已跻身甲级资质平台,但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平台经理孙龙林表示,团队将继续以"装备、技术、管理、队伍"四个一流为目标,不断提速提效,努力打造中国深海钻井的新样板。(支应利 丁亚洲 杨欣昇 刘徐翔)
转自:中国企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