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快讯 > 正文
新闻出版业将启动“第二步改革”

        120多家各类出版集团,49家在海内外上市的企业,中国出版行业改革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将启动第二步改革。

 

  23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年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经过十年的改革,经营性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但是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完全建立起来,活力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启动第二步改革。”

 

  市场主体地位初步确立

 

  在完成转企改制的基础上,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继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打造和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

 

  2003年,21家新闻出版单位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这拉开了中国出版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帷幕。

 

  从2004年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到至今120多家各类出版集团的组建,包括印刷、发行出版在内的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任务基本完成——新型市场主体地位初步确立。

 

  但这一地位的初步确立在数字上的显现却值得思考。

 

  截至2011年底,全国出版、报刊和发行集团资产总额3680.1亿元,占全国出版发行行业资产总额的7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6亿元,占全国出版发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7.5%;实现利润173.4亿元,仅占全国出版发行行业利润的43.2%。

 

  至于背后的原因,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除了国有企业本身所承担的重任等一些客观原因外,与出版集团主营业务模式未发生改变还是有所关联的。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较2010年增长12.5%,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加2193.4亿元,增长17.7%;实现增加值4021.6亿元,同比增加518.3亿元,增长14.8%。

 

  在数字阅读的冲击下,出版企业传统业务依旧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打造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一位出版集团的负责人表示,与国内许多出版集团一样,该集团目前主要的收入一是中小学的教辅市场,二是新华书店的零售,虽然这两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由原先的90%多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76%,但主要业务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倍感数字化阅读所带来的压力。”

 

  本报记者昨日的访问中发现,一半的出版集团或多或少地都在与数字化阅读融合,即便数字化阅读并未带来利润,但那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这些都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我们改制为企业,但我们做的未必就是产业。”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湛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产业,一是需要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二是核心竞争力,三为规模化发展。

 

  一位集团老总表示,假设教辅市场的政策有变,出版集团该如何应对?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我们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改革后,接下来第二步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法人治理的结构,改制后的集团还需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各自职责,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通过引入其他行业大型国有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出版传媒集团之间联合重组、参股等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的多元化。(陈汉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