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快讯 > 正文
我国披露首批“山寨社团”名单

  近期频繁被曝光的“山寨协会”,让这一类长期处于监管空白的社会组织重回舆论的风口浪尖。昨日,民政部公布消息称,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正式开通“离岸社团”、“山寨社团”曝光台,并公布了首批203家“山寨社团”名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这203家“山寨社团”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不乏与民政部登记社团相似甚至完全重名的组织,其中,房地产、医药健康等领域此类现象十分集中。

  近年来,所谓“协会经济”这种产业在不少地方蔓延、发展,围绕协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但部分名头十分“唬人”的协会,背后却并未有相对应的背景、能力,甚至根本未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未在民政部登记的组织,成为了个别人的牟利工具,引发不少经济纠纷。去年,公安部通报了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食药案件情况,其中就包括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等。


  对于这些“山寨”组织能堂而皇之地打着“国际”、“中国”、“中华”等看似“高端”的字样在国内活动,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解释称,这些“山寨协会”主要是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如: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就目前掌握情况来看,大多数“山寨协会”是在香港注册的,即在香港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登记一个公司,下面再设立若干个分行,这些分行与国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一致或雷同,换言之,这些“山寨协会”就是香港公司下面的分支机构。在民政部昨日公布的名单中,就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三家与民政部登记社团完全重名的“山寨社团”。

  “这些社团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是选择比较大的场所,有的甚至选择在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钓鱼台开展活动,而且他们往往邀请一些国内的名人参与活动,来提高可信度。”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振国表示。

  然而,詹成付对于这些“山寨社团”在国内活动的评价用了“搅局”二字,他以中国营养协会为例介绍称,该协会于去年12月初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生命科技产业论坛”,活动包装得非常高大上,但后来调查发现,这个协会在明码标价卖牌子,交9万元就能成为副会长。有专家分析称,“山寨社团”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境内敛财,敛财手段包括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

  有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在“山寨协会”的治理上,最大的困境就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尚无政策能够将境外非政府组织纳入法律监管范畴,更别提这些组织在境内开展活动前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或进行备案了。对此,民政部昨日也表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将对此类机构进行监管。


来源:北京商报



  政策动态